刑法修正案犯罪化及限制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及限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应符合法治精神,保证合理性。

内容简介

在97刑法实施至今的过程中,共产生了九个刑法修正案。九个刑法修正案凸显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犯罪化趋势或说犯罪圈扩大趋势。刑法修正案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犯罪化:增设新罪和修改原有犯罪构成要素。犯罪圈的扩大必然关涉公民生命、健康、财产和自由等基本权利,且会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刑法修正案犯罪化应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且必须符合法治精神。从法治路程实质看,当刑法修正案的犯罪化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之间进行博弈时,就应对刑法修正案犯罪化进行规范化,从而保证犯罪化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作者简介

姜敏,四川广元市人。本科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通过专业英语八级考试。硕士、博士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通过司法考试。现为西南政法学大学法学院教师,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和对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在《中国刑事法杂志》、《法学杂志》、《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等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4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 序

引言: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之争鸣

第一章 现行刑法修正案犯罪化梳理

第一节 刑法修正案增设新罪犯罪化

一、新型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二、新型侵犯市场经济利益行为

三、新型侵犯公民权利行为

四、新型侵犯财产权行为

五、新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六、新型侵犯国防利益行为

七、新型贪污贿赂及渎职行为

第二节 刑法修正案改变原有犯罪规范要素犯罪化

一、扩大主体范围

二、扩大行为范畴

三、扩大犯罪对象

四、取消犯罪目的限制

五、降低犯罪危害程度

六、通过其他方式犯罪化

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主要特征

一、竞合的犯罪化

二、增设预防性犯罪

三、增设辅助型犯罪

第二章 中外主要犯罪化理论及其反思

第一节 西方主要犯罪化理论

一、康德及黑格尔为代表的报应主义立法原理

二、贝卡利亚及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立法原理

三、赫伯特·L.帕克的限制刑事制裁立法原理

四、理查德·A.波斯纳为代表的法经济学立法原理

五、帕特里克·德夫林和米歇尔·摩尔为代表的法律道德主义原理

第二节 中国犯罪化标准、原则、学说梳理

一、主要犯罪化标准理论

二、学界犯罪化主要原则和立场

三、以刑法修正案为模本对犯罪化的微观研究

第三节 中外犯罪化立法原理反思

一、西方刑法立法原理反思

二、中国犯罪化标准、学说和立场反思

三、中外犯罪化理论的共性缺陷及克服路径

第三章 系统论语境下刑法修正案犯罪化限制框架

第一节 法律系统自我创生理论

一、“系统”概念和特征

二、系统“自我创生”及其适用在法律系统中的拓展

三、法律系统的“自我创生”路径

第二节 刑法系统的自我创生

一、刑法系统的组成

二、刑法系统的稳定和演化

第三节 系统论语境下刑法修正案犯罪化内部限制和外部限制

一、系统论语境下刑法修正案犯罪化的限制

二、道格拉斯·胡萨克之犯罪化限制框架

三、刑法修正案犯罪化限制框架

第四章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外部限制

第一节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之社会系统现状

一、转型社会诱发新型侵犯市场经济利益犯罪

二、转型社会诱发更多侵犯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

三、犯罪国际化和国际社会合作打击犯罪的影响

四、公民个人权利意识增长催生新罪

五、侵犯财产性利益犯罪行为增多

六、侵犯环境利益的犯罪增多

七、侵犯国家公务正常性和廉洁性行为增多

八、侵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国防利益行为增多

第二节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限制公民基本权利根据

一、刑法修正案犯罪化构成对“公民不受刑罚惩罚权”的限制

二、刑法修正案限制基本权利法律根据:合宪性原则

四、刑法修正案限制基本权利现实根据:新侵害情况出现

第三节 犯罪化应促进刑法目的实现

一、刑罚惩罚犯罪之效力

二、刑罚惩罚犯罪之可能

三、刑罚之运行成本

四、加强刑法修正案犯罪化对刑法目的实现实证考察

第五章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内部限制

第一节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之行为特征(I):重大危害或邪恶

一、“重大危害或邪恶”所涉原则学术史简述

二、英美法系“危害原则”异于中国传统社会危害性原则的价值

三、“社会危害性”重构:以“重大危害或邪恶”为犯罪化道德底线

四、犯罪化中“重大危害或邪恶”之“量”度

第二节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之行为特征(II):不法性

一、不法之判断(I):是否具有道德上的可责罚性

二、不法之判断(II):排除具有正当抗辩事由的危害行为

三、不法之判断(III):法定犯之不法

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的配刑限制:刑罚的该当之度

一、罪之刑该当之度(I):综合考量刑罚之苦

二、罪之刑该当之度(II):吸收时代变化赋予刑罚之新功能

三、罪之刑该当之度(III):刑法内部各罪配刑协调一致

第四节刑法修正案是否应犯罪化的举证主体:国家举证

结束语:避免不适当犯罪化

参考文献

后 记

刑法修正案犯罪化及限制是2015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姜敏。

得书感谢您对《刑法修正案犯罪化及限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血液管理的法制化历程 电子书
纪念《献血法》实施二十周年,一部梳理中国献血事业法制化发展的作品。
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损害防范知识及案例解析 电子书
立足于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实践,针对鉴定中所涉及法医学、临床医学和法学的多专业特点,总结了100例基层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典型案例。
经济法基础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题集 电子书
本书根据财政部最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会计师考试大纲组织编写。内容编排上,既结合会计基础工作的特点,又遵循职业教育“5个对接”原则;既执行初级会计师考试的标准,又兼顾会计、税收实务操作的实际。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题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5章: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二章结算法律制度、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每一章分为主要考点、复习重点、历年考题及解析、强化练习和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等5个部分,主要是让考生通过做一些典型的习题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帮助考生记忆,以便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利于考生直击考证高分。
清代法律的常规化:族群与等级(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电子书
一本书看清代法律走向常规化的演变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