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全二卷)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全二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表现中国文学真实面目与进展的文学史。首次为俗文学争得了一席之地。

内容简介

这部八十万字的煌煌巨著将中国文学分为古代、中世、近代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又分别就一个文学运动、一种文体或者一个文学流派的兴衰起落来分章论述。

书中所收材料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同时期其他书所未论及的,如变文、戏文、诸宫调、散曲、民歌以及宝卷、弹词、鼓词等。作者是力图要编述一部能够全面显示中国文学的真实面目的文学史的。除此而外,为使读者可以得见 各时代的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态,作者还多方搜求插图,所征用的书籍不下100种,其中不乏珍品。

此书甫一问世,就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得到了众多的肯定和推荐。尤其是郑振铎先生对小说、戏曲、弹词等俗文学的推崇,为俗文学正了名,为其争得了在文学殿堂中应有的地位。

作者简介

作者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

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

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民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经典随行 书礼传家——“中国文化丛书”出版说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

自序

例言

绪论

第一章 古代文学鸟瞰

第二章 文字的起源

第三章 最古的记载

第四章 诗经与楚辞

第五章 先秦的散文

第六章 秦与汉初文学

第七章 辞赋时代

第八章 五言诗的产生

第九章 汉代的历史家与哲学家

第十章 建安时代

第十一章 魏与西晋的诗人

第十二章 玄谈与其反响

第十三章 中世文学鸟瞰

第十四章 南渡及宋的诗人们

第十五章 佛教文学的输入

第十六章 新乐府辞

第十七章 齐梁诗人

第十八章 批评文学的发端

第十九章 故事集与笑谈集

第二十章 六朝的辞赋

第二十一章 六朝的散文

第二十二章 北朝的文学

第二十三章 隋及唐初文学

第二十四章 律诗的起来

第二十五章 开元天宝时代

第二十六章 杜甫

第二十七章 韩愈与白居易

第二十八章 古文运动

第二十九章 传奇文的兴起

第三十章 李商隐与温庭筠

第三十一章 词的起来

第三十二章 五代文学

第三十三章 变文的出现

第三十四章 西昆体及其反动

第三十五章 北宋词人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下)

第三十六章 江西诗派

第三十七章 古文运动的第二幕

第三十八章 鼓子词与诸宫调

第三十九章 话本的产生

第四十章 戏文的起来

第四十一章 南宋词人

第四十二章 南宋诗人

第四十三章 批评文学的复活

第四十四章 南宋散文与语录

第四十五章 辽金文学

第四十六章 杂剧的鼎盛

第四十七章 戏文的进展

第四十八章 讲史与英雄传奇

第四十九章 散曲作家们

第五十章 元及明初的诗词

第五十一章 元及明初的散文

第五十二章 明初的戏曲作家们

第五十三章 散曲的进展

第五十四章 批评文学的进展

第五十五章 拟古运动的发生

第五十六章 近代文学鸟瞰

第五十七章 昆腔的起来

第五十八章 沈璟与汤显祖

第五十九章 南杂剧的出现

第六十章 长篇小说的进展

第六十一章 拟古运动第二期

第六十二章 公安派与竟陵派

第六十三章 嘉隆后的散曲作家们

第六十四章 阮大铖与李玉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全二卷)是201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郑振铎。

得书感谢您对《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全二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外国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教材以“回到原典”、“贴近文本”理念为指导,在简明扼要地梳理东西方文学发展脉络、阐述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分析经典文本,引导学生研读文学原著。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刊新著国语文学史 电子书
本书分七编三十三章,前两编《通论》《本论》和第七编《结论》主要是从总论的角度展开,《通论》从文学本体论出发,对文学的定义、起源、用途以及文学史的目的等进行了叙述;《本论》对国语文学的范围,国语文学与专制政体、科举制度、古代文明、文法等的关系,国语文学的分类、史料、分期等问题做出了论述;《结论》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了整体总结评价,从“体裁”“美质”及缺陷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对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展望。第
新编外国文学史教程 电子书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文学史话 电子书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书共14章,第一章概述,打破了以往完全按政治运动进行介绍的狭窄框架,以对人性的探索为纲,颇为全面而又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整个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流变,尤其结合社会尤其是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而又深入的阐析。后面13章一共介绍了13位经典作家及其重要作品,有为人熟知的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也有曾为文学史提到但不详尽的丘特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