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5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5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国内首份以评论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刊,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本册是第5辑。

内容简介

本刊力图以评论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本辑设置了“热点评论”“专题评论”“学术书评”“议题述评”“思想对谈”“佳作短评”等栏目,每个栏目有不同的定位,如“学术书评”栏目主要是对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著作所作的评论;“议题述评”栏目主要刊发对某个产生较大影响的议题进行评论,比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进程中有影响的论争、人物或事件等。

作者简介

编者陈新夏,男,1957年5月生,湖南桃源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本科;1982年1月至1984年4月,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委党校任教师;1984年9月至1987年9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87年至现在,在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任教师。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北京市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社会历史观、人的理论及人的发展现实问题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中国哲学“三化”面临的十个难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方位与思想定位

代议制的困难

《法哲学原理》读书会与思想的形成

清华大学《法哲学原理》读书会五周年系列访谈

走近面向现实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创造性阐释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元问题的思考与追问

能在论及其哲学效应

“实践”观点的超越性意蕴

唯物史观对启蒙的超越与转化

对《资本论》进行政治哲学解读意味着什么?

从思想的棱镜中测度未来的方向

马克思政治哲学论证的路径与旨趣

“晚年恩格斯问题”的多维考释

重新理解马克思历史理论的方法和精神

作为事件、叙述和符号的“人民至上”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讨会对话录

纪念列宁诞辰一百五十周年访谈录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建与思想史写法的兴起

“《资本论》与《资本论》手稿的关系”课题形成史

《中国空间策略:帝都北京(1420-1911)》等书评5篇

征稿启事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5辑)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新夏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5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曾子学刊(第1辑) 电子书
《曾子学刊》由山东大学曾子研究院/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主办,为的是加强学术界对曾子思想的关注,培育曾子研究的后继人才,增进学界对海内外儒学发展现状的了解,为曾子思想与儒学思想的海内外交流提供平台。本书是第一辑,主要包括“学者访谈”“孝道思想及其历史发展”“儒家孝道与当代社会”“曾子孝道专题”“《孝经》研究专题”几个专栏,各位专家学者从经典、学理、实践等方面对儒家特别是曾子孝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丰富
荀子研究(第1辑) 电子书
《荀子研究》是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本着荀子“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的精神,以严肃、严谨的学术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为荀子思想与儒家思想的海内外交流提供学术平台。本书是第一辑,包括“文本考证与释读”“荀子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意义”“荀子思想比较研究”“荀子的历史地位与荀学研究”“荀子与兰陵文化专题”“海外荀子研究”几个专栏。
中国美学(第2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二辑。
中国美学(第1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一辑。
中国美学(第3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