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交七十年: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西碰撞

晚清外交七十年: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西碰撞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深刻的剖析了两次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以及外交博弈中的艰难抗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大清国的闭关与西方的敲门为切入点展开。以事件与思想探索融汇贯通的笔调展示西方为什么要敲门,大清国为什么要闭关以及战争爆发前后道光帝、咸丰帝、林则徐等历史人物对西方世界的认识、态度,从而深刻的剖析了两次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以及外交博弈中的艰难抗争。

作者简介

作者李书纬,原名李书伟,河南郑州人,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2002年以来已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专题性文章、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百十余篇。代表诗作《大地的鸣唱》被多家媒体刊载。已出版有《晚清民国众生绘》《微历史·纷繁民国》《微历史·生猛元朝》等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引子 马嘎尔尼访华

第一章 “虎门销烟”的本末与最初的外交较量

一、大清的闭关与西方的敲门

二、鸦片成了闭关与敲门的角逐工具

三、女王派出了叩动中国大门的“商务监督”

四、道光也想做个好皇帝

五、林则徐的奏章让道光帝下了决心

六、虎门销烟,林则徐与英国人叫板了

第二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就这样发生了

一、军事与外交的失败让巴麦尊暴跳如雷

二、面对英国人的挑衅道光帝要全面闭关

三、道光帝的抗战决心动摇了

四、英国人要割占香港,琦善忽悠了道光帝

五、女王派来了更霸道的璞鼎查

六、刘韵珂“十可虑”让道光帝妥协了

七、耆英签订了《南京条约》

第三章 顾盛使华与《望厦条约》的签订

一、美国人要 “利益均沾”

二、美国总统泰勒派出了顾盛使华

三、道光帝很不愿意美国使节团“北上”

四、耆英与顾盛在澳门的会晤

五、《望厦条约》成了大清对外开放的“蓝本”

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内忧外患”

一、条约给了“英夷”入城的口实

二、在入城问题上的交涉与斗争

三、道光帝留给咸丰帝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局

四、“上帝”造反,“英夷”乐了

五、太平天国给西方的“坏印象”

六、列强“乱中取利”要清廷修约

第五章 内忧中外患又来了

一、“亚罗”号事件叶名琛惹恼了英国人

二、巴麦尊要第二次挑起侵华战争

三、傲慢的叶名琛让大清挨了痛揍

四、咸丰帝“乐观”应敌

五、《天津条约》咸丰帝为什么会妥协

第六章 “换约”换来了《北京条约》

一、咸丰帝为什么要积极“改约”

二、华若翰成了“换约”的“榜样”

三、英国人要给咸丰帝一份“厚礼”

四、“文明之师”火烧了圆明园

五、签订《北京条约》恭亲王奕为什么要投降

六、“公使驻京”问题使咸丰帝没能回銮

参考文献

晚清外交七十年: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西碰撞是2016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书纬。

得书感谢您对《晚清外交七十年: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西碰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荣禄与晚清政局 电子书
本书通过研究和剖析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晚清人物与史事 电子书
晚清一脉,上承秦汉以降王朝政治的余绪,下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可谓国史之关键转折。
文明的对话——中西关系史论 电子书
本书是张国刚教授在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的著作。
刘师培与中西学术 电子书
本书从学术的角度来研究刘师培。刘师培学术的时代特色,即是中西交融之学。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电子书
老题新做,言之有据,新意迭出,无疑将有力推动晚清史与太平天国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