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下卷)

判断力批判(下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康德“三大批判”最后一部,这本是下卷。

内容简介

《判断力批判》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代表作。1790年德文版问世。是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另二部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最后一部。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

作者简介

作者康德,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下卷 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

导言

第一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1(62)节 纯粹形式的客观目的性不同于质料上的客观目的性

第2(63)节 自然的相对目的性不同于自然的内在目的性

第3(64)节 事物作为自然目的的特殊性格

第4(65)节 认为是自然目的的东西就是有机体

第5(66)节 按照着来鉴定有机体中固有的目的性的原理

第6(67)节 一般自然据以目的论地鉴定为目的的系统的原理

第7(68)节 目的论原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条固有原理来考虑

第二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

第8(69)节 判断力的二律背反是什么

第9(70)节 关于这种二律背反的阐述

第10(71)节 上述二律背反解决的前言

第11(72)节 对待自然目的性的各种思想体系

第12(73)节 上述各体系没有是做到它声言要做的

第13(74)节 不能独断地来处理自然的技巧这个概念,原是由于不能说明自然的目的

第14(75)节 自然的一种客观目的性乃是为反思判断力所使用的一条理性的批判原理

第15(76)节 注解

第16(77)节 使自然目的性这个概念对我们成为可能的人类知性的特性

第17(78)节 关于物质的普遍机械作用原理与自然技巧中的目的论原理的结合

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的理论

第18(79)节 是否必须把目的论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来处理

第19(80)节 机械作用原理在关于一个作为是自然目的的事物之解释中对于目的论原理必须处在比较低级的地位

第20(81)节 我们应用于解释作为自然产物的自然目的的机械作用与目的论原理的联合

第21(82)节 目的论的体系在有机物的外在关系中

第22(83)节 自然最终目的作为一个目的论的体系

第23(84)节 一个世界存在的最后目的,那就是创造本身

第24(85)节 自然神学

第25(86)节 伦理学神学

第26(87)节 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

第27(88)节 道德证明的有效性的限制

第28(89)节 道德论证的用途

第29(90)节 在上帝存在的目的论证明中的保证类型

第30(91)节 实践信念所产生的保证的类型

关于目的论的一般解说

译后记

判断力批判(下卷)是201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德] 康德。

得书感谢您对《判断力批判(下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思辨的禅趣 电子书
熊逸带我们快快乐乐读一部《坛经》,一边拆开这部中国原创经典中大和尚们吹的牛,一边给我们普及佛教的原始教义。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电子书
思想隐士熊逸带你读中国思想史。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取径,研究有明一代最重要的学术运动——阳明学的兴衰。
莫斯科日记 电子书
本书是本雅明生活转折时期最个人化的文本,是了解本雅明本人思想转折的重要作品。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电子书
书中截取了形成早期浪漫派“批评”概念的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机,梳理了早期浪漫派思想家对“批评”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