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

判断力批判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既适合考后据分填报志愿和估分填报志愿的考生,也适合考前猜分填报志愿的考生;既适合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也适合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

18世纪末的德国比起同时期的西方先进国家来,仍然是个分裂、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已在发展,但仍苦于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这就决定了德国中产阶级的特殊软弱性。当英国已经和法国正在采取革命行动推翻封建制度的时候,德国还只采取理论的形式。因此在论及由康德奠基的德国古典哲学时,经典作家指出:“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

18世纪的70年代以前,康德从事多方面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和辩证法因素;特别是1755年的《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或作《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运用牛顿的经典力学原理,提出了关于太阳系演化的学说(即星云说),对长期以来在科学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僵化的自然观“打开第一个缺口”。这个学说于1796年被拉普拉斯(1749—1827年)重新提出,开始产生广泛的影响,所以又被称为康德-拉普拉斯学说。

章节目录

中译者序

序言[第一版,1790年]

导言

Ⅰ.哲学的划分

Ⅱ.一般哲学的领地

Ⅲ.判断力的批判作为把哲学的这两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手段

Ⅳ.判断力,作为一种先天立法能力

Ⅴ.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是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

Ⅵ.愉快的情感和自然合目的性概念的联结

Ⅶ.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审美表象

Ⅷ.自然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

Ⅸ.知性和理性的各种立法通过判断力而联结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批判

第一章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一卷 美的分析论

第一契机 鉴赏判断按照质来看的契机

1.鉴赏判断是审美的

2.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

3.对快适的愉悦是与利害结合着的

4.对于善的愉悦是与利害结合着的

5.三种不同特性的愉悦之比较

第二契机 即鉴赏判断按照其量来看的契机

6.美是无概念地作为一个普遍愉悦的客体被设想的

7.按上述特征把美和快适及善加以比较

8.愉悦的普遍性在一个鉴赏判断中只表现为主观的

9.研究这问题:在鉴赏判断中愉快感先于对象之评判还是后者先于前者

第三契机 鉴赏判断按照它里面所观察到的

目的关系来看的契机

10.一般合目的性

11.鉴赏判断只以一个对象(或其表象方式)的合目的性形式为根据

12.鉴赏判断基于先天的根据

13.纯粹鉴赏判断是不依赖于刺激和激动的

14.通过例子来说明

15.鉴赏判断完全不依赖于完善性概念

16.使一个对象在某个确定概念的条件下被宣称为美的那个鉴赏判断是不纯粹的

17.美的理想

第四契机 鉴赏判断按照对对象的愉悦的模态来看的契机

18.什么是一个鉴赏判断的模态

19.我们赋予鉴赏判断的那种主观必然性是有条件的

20.鉴赏判断所预定的必然性条件就是共通感的理念

21.人们是否有根据预设一个共通感

22.在一个鉴赏判断里所想到的普遍赞同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必然性,它在某种共通感的前提之下被表象为客观的

对分析论第一章的总注释

第二卷 崇高的分析论

23.从对美的评判能力过渡到对崇高的评判能力

24.对崇高情感研究的划分

A.数学的崇高

25.崇高的名称解说

26.崇高理念所要求的对自然物的大小估量

27.在崇高的评判中愉悦的性质

B.自然界的力学的崇高

28.作为强力的自然

29.对自然界崇高的判断的模态

对审美的反思判断力的说明的总注释

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

30.关于自然对象的审美判断的演绎不可针对我们在自然中称为崇高的东西,而只能针对美

31.鉴赏判断的演绎的方法

32.鉴赏判断的第一特性

33.鉴赏判断的第二特性

34.不可能有鉴赏的任何客观原则

35.鉴赏的原则是一般判断力的主观原则

36.鉴赏判断之演绎的课题

37.在对一个对象的鉴赏判断中真正先天地断言的是什么?

38.鉴赏判断的演绎

注释

39.感觉的可传达性

40.鉴赏作为共通感的一种

41.对美的经验性的兴趣

42.对美的智性的兴趣

43.一般的艺术

44.美的艺术

45.美的艺术是一种当它同时显得像是自然时的艺术

46.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

47.对上述有关天才的说明的阐释和证明

48.天才对鉴赏的关系

49.构成天才的各种内心能力

50.在美的艺术的作品里鉴赏力和天才的结合

51.美的艺术的划分

52.在同一个作品里各种美的艺术的结合

53.各种美的艺术相互之间审美价值的比较

54.注释

第二章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55.

56.鉴赏的二律背反的表现

57.鉴赏的二律背反的解决

注释

注释二

58.自然及艺术的合目的性的观念论,作为审美判断力的唯一原则

59.美作为德性的象征

60.附录鉴赏的方法论

第二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61.自然界的客观合目的性

第一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

62.与质料上的客观合目的性不同的单纯形式上的客观合目的性

63.自然的相对合目的性区别于自然的内在合目的性

64.作为自然目的之物的特有性质

65.作为自然目的之物就是有机物

66.评判有机物中的内在合目的性的原则

67.把一般自然从目的论上评判为目的系统的原则

68.目的论原则作为自然科学的内部原则

第二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

69.什么是判断力的二律背反

70.这种二律背反的表现

71.解决上述二律背反的准备

72.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各种各样的系统

73.上述系统没有一个做到了它所预定的事

74.不能独断地处理自然技艺概念的原因是自然目的之不可解释性

75.自然的客观合目的性概念是反思性判断力的一条理性批判原则

76.注释

77.使自然目的概念对我们成为可能的那种人类知性特点

78.物质的普遍机械作用原则与自然技术中的目的论原则的结合

附录 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

79.是否必须把目的论当作属于自然学说的来讨论

80.在将一物解释为自然目的时机械论原则必须从属于目的论原则

81.在解释一个作为自然产物的自然目的时机械论对目的论原则的参与

82.在有机物的外在关系中的目的论体系

83.作为一个目的论系统的自然的最后目的

84.一个世界的存有的终极目的即创造本身的终极目的

85.自然神学

86.伦理学神学

注释

87.上帝存有的道德证明

88.这个道德证明的有效性的限制

注释

89.这个道德证明的用处

90.在上帝存有的目的论证明中的认其为真之方式

91.由实践的信念而来的认其为真的方式

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汉德词汇索引

德汉人名索引

附录 论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先验人类学建构

判断力批判是201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德]伊曼努尔·康德。

得书感谢您对《判断力批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图形思考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7幅图表及其用法,并结合多家著名公司的经典案例对相关使用技巧进行阐释,旨在教大家养成用图形思考的习惯,将思维化繁为简,提高逻辑思考能力,从而轻松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电子书
本书全方位讲述逻辑学知识,结合理论、例题和有趣故事,培养读者逻辑思维。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电子书
  《思想录》品质精装版,内封 外封包装,印金 烫白工艺,工致手感,匠心呈现。“如果从一场大火中救出一本书,法国人会选择帕斯卡的《思想录》”   帕斯卡,法国十七世纪具天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思想大师。他之于法兰西的重要,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全书集中反映了帕斯卡的哲学思想。作家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于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处处闪现思想的火花,更有许多提问和警句发人深省   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   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之一   四百年来全球畅销,被译成几乎所有文字   影响每一代学人的知识巨著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如果你有什么事情想不明白,不如翻开它。在这本书里可以发现,人生一切悖论的答案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电子书
跟随熊逸进入庄子的世界,由逍遥之门而入,穿过260多页寻踪索迹、妙趣横生的文字,我们走出的却是一扇叫作“不得已”的大门。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电子书
熊逸为你还原老子作为政治思想家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