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存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

个体与存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读书是一种缘分。读书是连接师生的纽带。学生为读书而来。他们经过基础训练,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那是被动式接受教育。读研就要主动读书,独立地发现问题。读书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发现问题、解读问题、分析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与学生因读书走到一起,读书是我们的共同道路。年过七旬,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读书成为我的生命过程。尽管学无所成,但却读书教书,以书为伴,拥抱文学,面向学生。读书面前人人平等。带研究生,不是我教你学,而是在读书中切磋激励,在互动中共享读书的乐趣。现在出这套书,是在延续师生共同读书的乐趣,延续读书的共同生命。
  各位研究生的论文都是精心之作,可以看作读书心得,也可以看作他们学术研究的结晶。读他们的书,能读出文学的和文化的价值,读出乐趣。

章节目录

导论 论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第一节 叙事伦理研究方法
第二节 知识分子概念与知识分子研究
第三节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
第四节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

第一章 20世纪百年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第一节 启蒙伦理
第二节 革命伦理
第三节 抗战伦理
第四节 新启蒙伦理
第五节 消费伦理

第二章 故事伦理: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个人存在的意义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故事伦理意义
第二节 20世纪多舛的日常生活叙事
第三节 新世纪日常生活叙事:直面灵魂与存在

第三章 叙述伦理:反讽作为本体思维方式而存在
第一节 反讽的叙述伦理意义
第二节 20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的反讽叙事
第三节 新世纪反讽叙事:作为本体思维方式而存在

第四章 阅读伦理:杂语共生的互文性网络
第一节 互文性及其阅读伦理意义
第二节 20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互文性解读
第三节 新世纪互文性写作

第五章 个案研究
第一节 暧昧历史中的个体命运幻影——评格非的《人面桃花》
第二节 极限境遇叩问多面人性——评杨显慧《夹边沟记事》
第三节 时代精神困境的信使-一评阎连科的《风雅颂》
结语 知识分子伦理的失落与重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体与存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是2016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军府。

得书感谢您对《个体与存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现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既有关于比较文学的个案研究,又有整体述评;既有对比较文学热点问题的质疑与回应,又有方法论问题的批评与建构。
静默的存在 电子书
《静默的存在》新湖畔诗选集收录了众多新湖畔诗人的诗歌作品诗集,共分两辑。该选集遵循前五辑“开自由之风,向湖山致敬”的诗选理念和文本精神,追求诗作质量上乘、诗者地域包容,以及诗歌体裁多样。本辑诗选不仅有浙江省内诗人们的精选诗作、省外十多位著名诗人的优秀作品,还有浙东唐诗之路的专题采风佳作。该诗集为“新湖畔诗选”后续集子,主编为《新湖畔诗选》主编。“湖畔”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它是诗歌在这片江南之地根植
莫言小说研究 电子书
全面研究了莫言小说世界、文学观念、叙述世界能方面。
中国小说史略 电子书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对中国小说考证源流,分辨真伪,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囊括汉人小说、六朝志怪、唐传奇、宋话本,迄于清末谴责小说,引据丰富,见解独到,分析鞭辟入里,评断允当,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