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延安对话

1937,延安对话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新发现的“红星照耀中国”,对话红色圣地中的革命领袖。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

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好朋友。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在斯诺的帮助下,毕森与其他几位美国同行一起,悄悄奔赴延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与革命圣地的烽火岁月,采访了、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将这些见闻与采访用铅笔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理想和奋斗实践。

除了文字记录之外,毕森一行还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有从西安到延安的沿途景象,有延安根据地的日常生活,尤其难得的是捕捉到许多正值盛年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面容与身姿。

这些珍贵的笔记和照片,不仅能呈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容貌风采、精神信念和理想光芒,更是从一位西方学者更加客观和切实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辉煌而艰辛历程的有力补充和证明。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作者到访延安80多年以来,这些笔记仅于1973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过英文版,之后再未出版。本次是首次在中国出版单行本。

作者简介

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Thomas Arthur Bisson 1900-1979),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东亚问题研究专家,担任过美国政府的东亚政治经济顾问。曾于1924年至1928年期间来到中国,先后在安徽省怀远县一所中学以及燕京大学执教。1937年6月,到访延安,后返回美国。1948年至195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系任教。后因麦卡锡主义政策影响被迫离开美国。1969年,应邀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瑞纳森学院任教,为该校中国语言和文化课程奠基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彩插

《1937,延安对话》小序

1937,延安对话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时代风云

第二章 潜抵西安

第三章 越水翻山

第四章 延安日夜

第五章 边区概况

背景简介

土地政策,税收制度,互助措施

少数民族政策

第六章 抗大见闻

第七章 朱德访谈

第八章 周恩来访谈

第九章 毛泽东访谈(上)

第十章 毛泽东访谈 (下)

第十一章 归途散记

第十二章 回眸一瞥

附:校园里那株美洲蕾

参考资料

译者简介

1937,延安对话是202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美)。

得书感谢您对《1937,延安对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以澄净的心灵与远古对话:吴新智传 电子书
吴新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古人类学家。20世纪40~50年代先后就读国立武汉大学法律系、国立同济大学新生院与国立上海医学院(后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师从吴汝康教授学习人类古生物学(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1984年与美国M.H.Wolpoff、澳大利亚AGThorne共同提出现代人起源“多地区进化”假说,成为当今关于现代人起源的两
论自愿为奴 电子书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
法国旧制度末期的税收、特权和政治 电子书
从1695年到大革命之前法国王权向全体臣民开征的普遍直接税入手,分析这一带有平等色彩的税制改革在一个等级-团体社会中取得的成效和遭遇的困难。
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增补版) 电子书
一部研究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的新史学作品。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 电子书
跟着作者,重新理解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