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雷达阵列信号处理已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是一个引人人胜及有巨大潜力的研究领域。迅速发展中的先进雷达处理技术大多与阵列处理密切相关,包括空时自适应处理、MIMO雷达、多通道SAR/ISAR、自适应检测、空(时)域EC-CM、超分辨等。目前雷达阵列处理领域仍然存在相当多的理论、技术、应用与工程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相控阵雷达是现代雷达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性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阵列处理技术。相控阵雷达的固有天线结构特别适合于构成多通道系统,从而可应用各种先进的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充分发挥系统的性能优势及潜力。
相控阵雷达阵列处理是相控阵雷达、阵列信号处理及天线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理论技术体系。阵列处理技术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时有很多特殊的要求,需要进行专门的修正。对相控阵雷达特别是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由于硬件成本和系统复杂度的原因,需采用子阵结构。子阵化模式是相控阵雷达阵列处理的主要实现方式,是区别于常规雷达阵列处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此外,相控阵雷达的接收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可推广到MIMO雷达及MIMO-相控阵雷达中。
《现代相控阵雷达阵列处理技术》是系统论述现代相控阵雷达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的专著,以作者的研究成果为框架来组织材料。其特点如下:
(1)立足学科前沿,内容高度提炼,主要反映本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算法、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2)体现系统的观点。如将信号处理问题纳入到天线阵一接收通道-ADC-信号处理机的统一框架下进行分析与评估。
(3)以应用的观点阐述有关的理论与算法,更关注的是系统级与实现问题,这也是研究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特别关心的问题。
章节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阵列处理的基本模型与结构
2.1 阵列设计
2.2 子阵的设计方法
2.3 加权方案
2.4 处理结构与模型
第3章 静态方向图的子阵级旁瓣抑制方法
3.1 引言
3.2 抑制差波束旁瓣的子阵级加权:解析方法
3.2.1 权值近似
3.2.2 方向图近似
3.2.3 仿真结果
3.3 抑制差波束旁瓣的子阵级加权:遗传优化
3.4 基于一种模拟加权的和差波束旁瓣的同时抑制方法:线阵
3.4.1 模拟加权
3.4.2 数字加权
3.4.3 仿真分析
3.5 基于一种模拟加权的和差波束旁瓣的同时抑制方法:平面阵
3.6 基于凸规划的差波束形成及旁瓣约束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子阵级波束扫描的旁瓣抑制方法
4.1 引言
4.2 子阵级波束扫描的方向图及加权网络
4.3 理想子阵方向图方法
4.3.1 矩形投影区域方法
4.3.2 圆形投影区域方法
4.3.3 仿真结果
4.4 高斯子阵方向图方法
4.5 简化的理想子阵方向图方法
4.6 简化的高斯子阵方向图方法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ABF及自适应干扰抑制
5.1 引言
5.2 ABF的结构
5.3 SMI及其局限性
5.4 鲁棒的ABF
5.4.1 对角加载方法
5.4.2 子空间投影法
5.4.3 干扰子空间维数的确定
5.4.4 CAPS
5.5 静态方向图控制方法
5.5.1 归一化方法
5.5.2 MOD
5.5.3 SSP
5.5.4 方向图控制与SMI的结合方法
5.6 两级子阵级加权
5.7 SLC
5.8 GSLC
5.9 不同ABF结构的性能
5.10 栅零问题
5.11 算法的应用
5.12 ABF的系统设计问题
5.13 时间采样
5.14 处理机结构
5.1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宽带BF及宽带干扰抑制
6.1 引言
6.2 时延子阵
6.2.1 时延子阵结构
6.2.2 子阵数的选取
6.3 时延子阵BF
6.3.1 宽带信号模型
6.3.2 宽带方向图
6.4 时延子阵ABF
6.5 ABF扩展到宽带干扰
……
第7章 子阵设计与栅瓣抑制
第8章 阵列/通道误差的影响及均衡
第9章 慢时STAP
第10章 自适应检测
第11章 自适应单脉冲
第12章 超分辨
第13章 宽带超分辨
第14章 相控阵雷达的最优子阵划分
第15章 子阵级MIMO-PAR的阵列处理
第1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现代相控阵雷达阵列处理技术是2017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胡航。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相控阵雷达阵列处理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