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

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提出的“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为社区治理研究和社区治理本身搭建一个简约明晰的分析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的“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试图运用模式化的思维方式,为社区治理研究和社区治理本身搭建一个简约明晰的分析框架。与其他社区研究的一些范式相比,“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有自己的创新,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也具备比较实用的实践操作性,特别是运用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中,更能体现出其价值。该分析方法对于推动社区达到善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沈原,博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论

一 北京:超大城市特点及其对社区治理研究的意义

二 传统的“社区”理论与“治理”理论:优势与局限

三 寻找社区研究的新路径

四 全书篇章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价值匹配模式

一 基本概念和理论假设

二 基本概念的维度化和工具性界定

三 社区自然禀赋特征类型和治理方式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匹配问题

一 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匹配理论

二 匹配的三种形态

三 匹配专用性问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建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治理的案例与分析

一 主要概念和基本情况

二 商品房小区的社区治理:基于NGT框架的分析

三 治理类型及其案例

四 四种治理类型的匹配性及其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单位制社区治理的案例与分析

一 单位制社区的定义

二 单位制小区的资源禀赋特征

三 单位制小区的分类

四 单位制小区的治理主体——单位、政府、居民自治组织、市场的力量强弱分布

五 单位制小区的治理机制

六 单位制小区的治理评价

七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老旧街区社区治理的案例与分析 ——以DZL街道为例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古都风貌保护渐渐让位于城市建设

二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北京城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

三 2000年至今,推动老旧街区传统文化再生产和社会治理

四 西城区DZL街道的个案调查研究

五 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建立“公共参与”的长效机制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城中村社区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 城中村的禀赋特征

二 城中村的治理方式

三 何种城中村: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四 当前的社区治理效果:居民对本地生活的评价

五 社区治理中的社会参与

第八章 农村社区治理的案例与分析

一 农村社区的概念与内涵

二 农村社区的特征及治理要素

三 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 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一 价值匹配分析与新建商品房住宅小区

二 价值匹配分析与单位制社区

三 价值匹配分析与老旧街区

四 价值匹配分析与城中村、城边村社区

五 价值匹配分析与农村社区

附录1 福利流失与关系损耗:保障性住房配建社区的治理与服务

一 问题、设计与发现

二 公租房群体特征

三 公租房居住状况

四 公租房消费支出

五 公租房社区参与

六 政策建议

附录2 流动人口的社区治理

一 引言

二 城市外来人口治理的两种思路:控制、排斥与提供服务

三 外来人口的社区环境

四 脏乱差的社区因素——本地人和外地人不同的住房权利

五 二元制度——社区秩序混乱的根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3 农村社区治理 ——对村庄类型与治理模式的探索

一 研究基础与核心问题

二 基本发现:村庄禀赋

三 村庄治理特征

四 推进村庄社区化建设

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世定。

得书感谢您对《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边缘地带的治理 电子书
街头、村落作为社会边缘地带,该怎么治理?
碎片整合:社区整体性治理之道(善政思想与治理创新) 电子书
深入探究中国城市社区如何提高自治水平。
制造边界:业主行动与秩序缤纷的社区 电子书
以“说故事”的方式,展现了名苑社区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的生活史。
社区转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治理体系重组 电子书
本书主要聚焦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新型社区的治理问题。
生计与家庭福利:来自农村留守妇女的证据(社会政策丛书) 电子书
本书根据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现状与显著影响因素,同时参考在调查中获得的认识和发现,从培育和增强生计能力、构建利于生计发展的外部环境、拓宽生计发展途径、以及改善和提高家庭福利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