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提出的“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为社区治理研究和社区治理本身搭建一个简约明晰的分析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的“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试图运用模式化的思维方式,为社区治理研究和社区治理本身搭建一个简约明晰的分析框架。与其他社区研究的一些范式相比,“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有自己的创新,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也具备比较实用的实践操作性,特别是运用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中,更能体现出其价值。该分析方法对于推动社区达到善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沈原,博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论
一 北京:超大城市特点及其对社区治理研究的意义
二 传统的“社区”理论与“治理”理论:优势与局限
三 寻找社区研究的新路径
四 全书篇章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价值匹配模式
一 基本概念和理论假设
二 基本概念的维度化和工具性界定
三 社区自然禀赋特征类型和治理方式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匹配问题
一 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匹配理论
二 匹配的三种形态
三 匹配专用性问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建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治理的案例与分析
一 主要概念和基本情况
二 商品房小区的社区治理:基于NGT框架的分析
三 治理类型及其案例
四 四种治理类型的匹配性及其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单位制社区治理的案例与分析
一 单位制社区的定义
二 单位制小区的资源禀赋特征
三 单位制小区的分类
四 单位制小区的治理主体——单位、政府、居民自治组织、市场的力量强弱分布
五 单位制小区的治理机制
六 单位制小区的治理评价
七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老旧街区社区治理的案例与分析 ——以DZL街道为例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古都风貌保护渐渐让位于城市建设
二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北京城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
三 2000年至今,推动老旧街区传统文化再生产和社会治理
四 西城区DZL街道的个案调查研究
五 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建立“公共参与”的长效机制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城中村社区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 城中村的禀赋特征
二 城中村的治理方式
三 何种城中村: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四 当前的社区治理效果:居民对本地生活的评价
五 社区治理中的社会参与
第八章 农村社区治理的案例与分析
一 农村社区的概念与内涵
二 农村社区的特征及治理要素
三 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 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一 价值匹配分析与新建商品房住宅小区
二 价值匹配分析与单位制社区
三 价值匹配分析与老旧街区
四 价值匹配分析与城中村、城边村社区
五 价值匹配分析与农村社区
附录1 福利流失与关系损耗:保障性住房配建社区的治理与服务
一 问题、设计与发现
二 公租房群体特征
三 公租房居住状况
四 公租房消费支出
五 公租房社区参与
六 政策建议
附录2 流动人口的社区治理
一 引言
二 城市外来人口治理的两种思路:控制、排斥与提供服务
三 外来人口的社区环境
四 脏乱差的社区因素——本地人和外地人不同的住房权利
五 二元制度——社区秩序混乱的根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3 农村社区治理 ——对村庄类型与治理模式的探索
一 研究基础与核心问题
二 基本发现:村庄禀赋
三 村庄治理特征
四 推进村庄社区化建设
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世定。
得书感谢您对《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GT)分析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