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有关中国古代疆域与政区方面的专著。
内容简介
作者李晓杰作为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出版过多部有关中国古代疆域与政区方面的专著,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本书在其出版的著作中属于分量最重的一本,将原有成果重新审视,突出了地图的历史信息,并且在书稿中将知识点拓展到大文化领域,真正做到叙述的历史大视野。
全书分9章,分别介绍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西晋时期、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北宋与南宋(含辽金西夏)时期、元朝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的中国疆域范围和内部政区划分,每部分均配有地图,以直观地反映我国的疆域和政区变化情况。
作者简介
作者李晓杰,1965年12月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任助理馆员。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著有《东汉政区地理》《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等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章 “九州”与郡县:先秦时期行政区划的虚构与现实
1.《禹贡》中的“九州”与“五服”
2.商、周时期的疆土
3.春秋时期的“县”与“郡”
4.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疆域及其郡县设置
第二章 六合一统:秦汉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从“三十六郡”到“四十八郡”
2.西汉的分封
3.汉武帝时期的开广疆土
4.东汉的分封与郡国的变迁
5.十三部刺史与州牧
6.西域都护府与西域长史府
第三章 从“三分天下”到“八王之乱”:三国西晋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曹魏的统一北方与分封
2.蜀汉的“南抚夷越”
3.孙吴的岭南拓疆
4.三国时期两种特殊的行政制度 ——遥领与虚封
5.西晋的宗室分封与永嘉二十一州
第四章 中原沦丧南北分: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混乱的十六国疆界
2.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
3.南北朝州郡的虚滥
4.北魏“六镇”
第五章 “天可汗”的疆土: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隋的政区改革与域外拓展
2.贞观十道与开元十五道
3.三种类型的府制
4.赤畿望紧上中下
5.得得失失羁縻州
6.天宝十节度
7.“安史之乱”与唐疆域的收缩
8.藩镇割据
9.五代十国的纷争
第六章 “强干弱枝”的新尝试:北宋与南宋(含辽金西夏)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宋的统一与路制的推行
2.崇宁二十四路
3.宋辽之争与“澶渊之盟”
4.辽、金、西夏的疆域与政区
5.岳飞北伐与“绍兴和议”
6.南宋十六路
第七章 犬牙交错话行省:元代的疆域与政区
1.空前广袤的疆土
2.行省制度与元中期的十一省
3.多层级的复式的地方行政区划
4.宣慰司道与宣慰司、宣抚司和安抚司
5.元宣政院辖区
6.别失八里、哈剌火州、哈密力及澎湖巡检司
第八章 退缩中的疆土:明代的疆域与政区
1.前后期疆域的变动
2.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及提刑按察使司
3.两京十三布政使
4.巡抚、总督的设置及其辖区
5.都司卫所
6.土司
7.长城“九边”
第九章 “桑叶”帝国:清代的疆域与政区
1.统一疆域的形成
2.内地十八省及其属下各级政区
3.改土归流
4.盛京三将军(东三省)
5.伊犁将军(新疆省)
6.西藏、青海办事大臣及其辖区
7.乌里雅苏台将军
8.漠南蒙古二区
9.台湾省
主要参考书目
疆域与政区是201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晓杰。
得书感谢您对《疆域与政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