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当前跨文化研究已成为全球性热门话题,但它的历史基础与未来发展离不开跨文化学编年学的建设,本书正是为了这个目标而编写的。
内容简介
本书展示了汤一介、乐黛云等前辈学者在这个领域的开拓之功,及中外学者近十年来从事跨文化研究的选题、目标、问题、范围和方法,突显出“跨文化研究思潮的形成”这一关注点,讨论了这些学术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简介
编者乐黛云,著名学者、作家、文学教授,1931年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出版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专著多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跨文化研究思潮的形成
当前中西文化交流与会通的一种可能趋势
跨文化研究思潮在中国的形成与面向——兼论汤一介对跨文化研究的三个观点
是多元现代性还是现代性的多元发展
全球化过程中的跨文化与跨主体关照
跨文化宣言
第二章 跨文化的思想汇聚与理论源流
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 与古代中国社会生产真正的特殊性
全球化的本土化与文化传承——还中国哲学以本来面目
何谓“跨文化态度”
方法与阅读——弗朗索瓦·于连与阐释中国哲学
论多元文化:语言的差异——思想的资源,或如何酝酿未来的对话
诗的宇宙而上:非写不知与话语的召唤性
纵观西方科学发展:一个传统,两次革命
“自然哲学”和科学的观念——从《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谈起
第三章 跨文化对话
谈中西文化的互补性——汤一介先生与汪德迈先生的对话
儒家伦理与文明对话
儒家诠释学:道德与本体
异质文化的对话——以《庄子》为核心
跨文化对话论
第四章 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
我之汉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文化相异性个案研究的多重空间
文化转场与人文科学史
跨文化主义的范式变化
西方概念史引言
跨文化研究如何“跨”?
深化启蒙——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
思想史研究:方法、目的与地位
第五章 跨文化研究的个案
读汪德迈《中国教给我们什么?》
我的学术生涯
我研究中国文明的路径与方法
托尔斯泰与中国思想
第六章 跨文化研究的现代意义
儒学的现代意义
对新轴心时代的展望和文明对话的戒律——以思想史的视角理解我们时代的挑战
把文本变成自己的——恰当阅读中国哲学之反思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乐黛云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