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当前跨文化研究已成为全球性热门话题,但它的历史基础与未来发展离不开跨文化学编年学的建设,本书正是为了这个目标而编写的。

内容简介

本书展示了汤一介、乐黛云等前辈学者在这个领域的开拓之功,及中外学者近十年来从事跨文化研究的选题、目标、问题、范围和方法,突显出“跨文化研究思潮的形成”这一关注点,讨论了这些学术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简介

编者乐黛云,著名学者、作家、文学教授,1931年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出版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专著多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跨文化研究思潮的形成

当前中西文化交流与会通的一种可能趋势

跨文化研究思潮在中国的形成与面向——兼论汤一介对跨文化研究的三个观点

是多元现代性还是现代性的多元发展

全球化过程中的跨文化与跨主体关照

跨文化宣言

第二章 跨文化的思想汇聚与理论源流

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 与古代中国社会生产真正的特殊性

全球化的本土化与文化传承——还中国哲学以本来面目

何谓“跨文化态度”

方法与阅读——弗朗索瓦·于连与阐释中国哲学

论多元文化:语言的差异——思想的资源,或如何酝酿未来的对话

诗的宇宙而上:非写不知与话语的召唤性

纵观西方科学发展:一个传统,两次革命

“自然哲学”和科学的观念——从《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谈起

第三章 跨文化对话

谈中西文化的互补性——汤一介先生与汪德迈先生的对话

儒家伦理与文明对话

儒家诠释学:道德与本体

异质文化的对话——以《庄子》为核心

跨文化对话论

第四章 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

我之汉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文化相异性个案研究的多重空间

文化转场与人文科学史

跨文化主义的范式变化

西方概念史引言

跨文化研究如何“跨”?

深化启蒙——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

思想史研究:方法、目的与地位

第五章 跨文化研究的个案

读汪德迈《中国教给我们什么?》

我的学术生涯

我研究中国文明的路径与方法

托尔斯泰与中国思想

第六章 跨文化研究的现代意义

儒学的现代意义

对新轴心时代的展望和文明对话的戒律——以思想史的视角理解我们时代的挑战

把文本变成自己的——恰当阅读中国哲学之反思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乐黛云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时空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社会时空概念的发展与演化、社会科学与时空实证方法、社会时空系统及其数据、空间横截面数据分析、空间面板数据分析、研究的实例、发展趋势与挑战等。
社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 电子书
本书概述了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过程和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的一些经验。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分为八章,分别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社会网络资料类型和收集方法、网络分析的各种技术与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等内容。该书通过回顾社会网络分析思想与方法在西方的发展,梳理出其中的主要线索和问题,并结合国内的研究状况进行探讨。
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第二版) 电子书
本书不仅能帮助读者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理解贫困,对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来说,本书也是有用的教育工具。
广告学:理论、方法与实务(微课版) 电子书
与其他教材相比,本教材的特色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全面、知识新颖、视角独特。本教材基于广告受众的视角来认识广告并探讨广告的传播效果。教材中除包含同类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外,还增加了诸如消费者的广告信息认知和情感反应、广告模特与广告音乐、广告与社会等特有的章节。2.体系完备,实用性强。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将广告理论与我国企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本土化案例和阅读资料来实现编写目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