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对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农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特色小镇建设等国计民生热门话题进行拓展和深入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呈现了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关于中国的城市化的学术研究成果。书中主要探讨了我国城市化的功能定位和模式选择,并预测了未来30年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阐明了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所需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体系支持。本书内容翔实,观点鲜明,材料丰赡,视野宏达,是中国城市化研究的重要创获。
作者简介
作者蔡继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中央统战部联络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深圳大学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教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资本论》 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已发表300余篇学术论文,8部学术著作,11部经济学教科书,2部经济学译著。主要学术贡献有:与谷书堂合作提出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1988),创立了包括所有产业部门在内的地租理论(1990)和广义价值论(2001)。设计了拆散黄金周、变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同时推行带薪休假和长周末制度的改革方案,并促成了2008年国家假日制度改革。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走出“三农”困境的路径选择
第1章 我国长期陷入“三农”困境的根源——户均土地规模超小
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1.2 农村扶贫任重而道远
1.3 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待大幅度提高
1.3.1 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来看
1.3.2 从粮食单产水平来看
1.3.3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1.4 农地经营规模狭小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1.4.1 粮食单产与耕地规模正相关
1.4.2 从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看
1.4.3 从农村劳均耕地面积看
1.4.4 从农村户均耕地面积看
第2章 试解“三农”难题的思路和方式
2.1 农业产值的投资弹性趋于下降
2.2 农业税减免效应大都被抵消
2.3 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工业化道路走到了尽头
2.4 进城不落户的半城市化不可持续
2.5 新农村建设治标不治本
2.5.1 从农业机械化程度看生产发展水平
2.5.2 从农民家用电器拥有量看生活宽裕水平
2.5.3 从村庄建设投资看实施效果
2.6 乡村振兴战略何以奏效?
2.6.1 乡村振兴战略重磅推出
2.6.2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的异同
2.6.3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土地问题
2.6.4 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是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
2.7 城市化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
2.7.1 城市化有利于节约土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腾出更多空间
2.7.2 城市化有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2.7.3 我国的城市化正方兴未艾,切勿半途而废
第3章 城市化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
3.1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伴生物和助推器
3.2 城市化是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3.3 城市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4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3.4.1 从中共十六大到十九大历次代表大会和全会的提法
3.4.2 首次中共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作出城镇化战略部署
3.4.3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制定城镇化战略规划
3.5 中国的城市化对世界的影响
第4章 我国城市化现状和近期目标
4.1 与城市化相关的概念
4.1.1 城市化的本质规定
4.1.2 城市化与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
4.1.3 城市化与城镇化
4.1.4 城市化率和城市化速率
4.2 我国城市化现状的基本判断
4.2.1 城市化水平和速率偏低
4.2.2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
4.2.3 城市化率低于城镇化率
4.3 我国实际城市化率的测度
4.3.1 城市实际人口的定义
4.3.2 城市实际人口的测算公式
4.3.3 实际城市化率的测算
4.3.4 城市化率的国际比较
4.3.5 实际城市化率的进一步修正
4.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目标:2020
第5章 大城市优先发展与城市化空间合理布局
5.1 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是普遍规律
5.1.1 全球人口长期向大城市集聚
5.1.2 美国人口长期向大都会区集聚
5.1.3 日本人口从向三极集中到向一极集中
5.2 中国人口长期向大城市集聚
5.2.1 中国政府长期控制大城市发展
5.2.2 大城市人口持续集聚
5.2.3 大城市人口控制目标屡次被突破
5.2.4 驱赶“低端人口”与“抢人”大战
5.3 优先发展大城市的理由
5.4 大城市病不是因为城市大
5.4.1 资源约束并非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的理由
5.4.2 交通拥堵也非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的理由
5.4.3 环境污染也非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的理由
5.4.4 北京市人口分布不合理,中心城人口过多
5.5 我国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
第6章 特色小镇建设: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
6.1 特色小镇建设的国际经验
6.1.1 德国海德堡: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6.1.2 法国格拉斯:发挥区位特色,注重产业联动升级
6.1.3 瑞士达沃斯:大事件驱动下实现飞跃发展
6.1.4 美国山景城:把握新型产业契机
6.1.5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启示
6.2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2.1 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6.2.2 存在的问题
6.3 进一步规范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
6.3.1 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内涵
6.3.2 应遵循人口向大城市及周边地区聚集的一般规律
6.3.3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打造可持续的特色产业支撑
6.3.4 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6.3.5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职住合一
第7章 城市化路径选择——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自主
7.1 城市:生产功能与分配功能统一的制度空间
7.2 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生产导向与财富扩张
7.2.1 城市园区工业用地垄断低价形成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7.2.2 城市房地产市场:土地财政与资产泡沫
7.3 农民自主型城市化:财富分享与共同富裕
7.3.1 北京市昌平区的郑各庄模式
7.3.2 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永联村模式
7.3.3 农民自主型城市化的一般经验
7.4 两种城市化模式的比较
7.4.1 政府主导型城市化:分配功能缺失
7.4.2 农民自主型城市化:城市生产功能的残缺
7.5 结论及政策建议
7.5.1 政府主导型城市化要确保农民平等地分享城市化的成果
7.5.2 农民自主型城市化:制度创新与生产功能扩张
7.5.3 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自主的城市化模式
第8章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合理分摊机制
8.1 被高估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
8.2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再估算
8.2.1 农民工进城成本
8.2.2 政府的安置成本
8.3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合理分摊机制
第9章 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调整
9.1 我国城镇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关系的真相
9.1.1 城镇土地扩张并非过快
9.1.2 城镇用地还有较大扩张空间
9.2 城镇建设用地在地区、城市之间配置失衡
9.2.1 城镇建设用地在不同地区之间配置失衡
9.2.2 城镇建设用地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配置失衡
9.3 城镇用地结构配置失衡
9.3.1 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居住用地比例偏低
9.3.2 居住用地偏低造成住宅向高层高密度发展
9.4 提高规划城镇人均用地标准,优化区域分布和结构
第10章 城中村改造与小产权房治本之策
10.1 喧嚣都市中的村庄:城中村
10.1.1 城中村的由来及政府改造计划
10.1.2 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模式及困境
10.2 积重难返的小产权房
10.2.1 小产权房由来已久、数量庞大、屡禁不止
10.2.2 小产权房屡禁不止原因何在
10.2.3 如何治理小产权房?
10.3 城中村改造和小产权房治本之策
10.3.1 化解土地制度“依法改革”与“违法改革”的悖论
10.3.2 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不能避重就轻
第11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实现机制
11.1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
11.1.1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量变化
11.1.2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
11.1.3 城乡建设用地与耕地
11.2 农村建设用地构成及利用现状
11.2.1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的构成
11.2.2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现状
1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效应
11.3.1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意义
11.3.2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
11.3.3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积极作用
11.3.4 增减挂钩政策存在的问题
11.4 改进增减挂钩政策的措施
11.4.1 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村集体之间实现
11.4.2 将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由计划配置改为市场配置
11.4.3 允许增减挂钩指标跨区跨省交易
第1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体系
12.1 跨越2020年的城乡融合发展展望
12.1.1 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
12.1.2 基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2035年
12.1.3 基于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2050年
12.2 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
12.2.1 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12.2.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12.2.3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12.2.4 推进财政金融制度改革
12.2.5 完善城乡社会共治善治体制机制
12.3 建立健全政策体系
12.3.1 健全财政支持政策
12.3.2 构建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12.3.3 改善金融服务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的城市化:功能定位、模式选择与发展趋势是2019年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作者蔡继明。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的城市化:功能定位、模式选择与发展趋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