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来往书简(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

马加来往书简(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收录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马加的125封书信,是研究其文学创作的珍贵史料。

内容简介

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当代东北流亡文学研究的最前沿、最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包括《没有祖国的孩子》《蒙古之夜》《婚夜》等作品。

作者简介

作者白长青,男,生于1946年,满族,辽宁新民人。文学硕士。现任辽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到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当工人。1973年调至沈阳市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任技术员,1979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毕业后到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曾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丁玲给马加的信(2封)

陈明给马加的信(1封)

萧军给马加的信(1封)

柳青给马加的信(2封)

刘白羽给马加的信(5封)

周而复给马加的信(9封)

魏巍给马加的信(2封)

草明给马加的信(4封)

李辉英给马加的信(3封)

端木蕻良给马加的信(7封)

舒群给马加的信(1封)

吴组缃给马加的信(1封)

冯牧给马加的信(1封)

吴伯箫给马加的信(1封)

方纪给马加的信(1封)

关山复给马加的信(2封)

李荒给马加的信(2封)

于黑丁给马加的信(2封)

胡采给马加的信(1封)

峻青给马加的信(3封)

雷加给马加的信(4封)

玛拉沁夫给马加等的信(1封)

曾克、柯岗给马加的信(6封)

崔璇给马加的信(3封)

罗丹给马加、申蔚的信(1封)

董速给马加的信(1封)

路一给马加的信(2封)

于卓给马加的信(2封)

叶幼泉给马加的信(4封)

王央公给马加的信(2封)

关沫南给马加的信(3封)

赵淑侠给马加的信(7封)

赵宪武给马加的信(1封)

进藤纯孝给马加的信(1封)

村田裕子给马加的信(1封)

卢湘给马加的信(1封)

王元化给马加的信(1封)

刘福春给马加的信(4封)

孟宪仁给马加的信(2封)

路地给马加的信(1封)

陈玙给马加的信(1封)

张涛给马加的信(1封)

边冬艳给马加的信(1封)

吴秀春给马加的信(1封)

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给马加的信(1封)

王维玲给马加的信(3封)

黄汶给马加的信(1封)

韩亚君给马加的信(1封)

廖旭和给杨建国(转马加)的信(1封)

吉林省通榆县评剧团王德发给马加的信(1封)

晏甬、王麦给马加的信(1封)

尹璋、梁甫给马加的信(1封)

柳青女儿刘可风、刘梅风给马加的信(1封)

东北作家王一叶儿子王黎给马加的信(1封)

抗日烈士孙快农爱人吕静给马加的信(2封)

抗美援朝老战友张作田给马加的信(1封)

佳木斯土改工作队员尹增昌给马加的信(2封)

辽宁省新民县长山子村王恩成、卜广德给马加的信(1封)

辽宁省新民县兴隆公社干部高翔给马加的信(1封)

内蒙古宁城县四道沟公社四道沟大队王振英、孙明、刘科给马加的信(1封)

内蒙古宁城县四道沟公社四道沟大队干部给马加的信(1封)

马加给申玮的信(2封)

马加来往书简(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2019年由辽宁无限穿越新媒体有限公司出版,作者白长青。

得书感谢您对《马加来往书简(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阿里之父马云 电子书
本书讲述了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的成长故事和创业经历。具体包括少年马云本好战、偶然爱上英语、高考总是不顺、从差学生到好学生、马云追最漂亮女生等内容。
近代江南城镇化水平新探:史料、方法与视角 电子书
综合史料考证、统计估算等多种方法,研究江南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状况。
文本与唱本:苗族古歌的文学人类学研究 电子书
完整意义上的苗族古歌应包括文本与唱本。除了学者搜集、翻译、整理的文字文本之外,苗族古歌至今还以唱本的形式流传于民间,后者是源,前者是流。本书从文学人类学视角,对苗族古歌这一非汉民族的活态口头诗学进行田野调查,从歌词与民俗、唱者与听者、功能与传承等多个维度系统梳理了苗族古歌从演唱到记录的文本流变,在对不同方言区的苗族古歌进行深描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苗族口头文化传统在中国多元文化格局里的价值和意义。
宋代隐士居士文化与文学 电子书
宋代的隐士和居士利用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主要从文化、审美的维度实现人生价值,丰富人生实践,他们创造了富有生命激情和审美意趣的文化艺术成果,其中,政治、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的内涵异常丰富,称得上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书的上编为专题论述,是从文学、史学、哲学等多个角度探讨宋代隐士和居士的文化与文学。下编为宋代隐士、居士的叙录,收录隐士570人、居士291人,对每位都撰写小传并注明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