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与超越:两晋文艺精神新论

世俗与超越:两晋文艺精神新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两晋时期思想多元、崇尚人的个性、文艺至上的精神是如何形成的?

内容简介

两晋陆机、王羲之、顾恺之分别在文学、书法、绘画上成为我国文艺史上的精神象征。两晋文艺的自觉、繁盛及两晋独特的政治、哲学催生出鲜明的精神与美学风格。

西晋文艺主要从堕入卑俗、回归凡俗方面第一次熔铸成世俗精神和普遍的华美之风。东晋文艺从超越形式、尘俗和功利方面第一次凝塑成超越精神和明显的“清”、“淡”、“雅”美。两晋许多典型的文艺现象既促成又彰显两晋文艺的精神和美学风格。人伦日用精神缺失而关怀人性精神张扬的两晋文艺在文艺品格、思想、美学风格等方面给后世文艺以鉴戒。灵光频现的东晋文艺在文艺的哲理、山水审美、无功利的文艺及“清”、“淡”、“雅”美方面为后世文艺奠定根基、揭开序幕。

作者简介

作者陈志刚,男,1977年生,汉族,云南曲靖人,文学博士,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2000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2000~2004年,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第一中学任教。2007~2017年,师从著名学者云南大学教授张国庆先生攻读硕士、博士,先后获哲学硕士、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文论的教学研究,在《云南大学学报》、《学术探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曾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编委会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编辑说明

两晋文艺精神的一次整体探究

前言

第一章 “文艺至上时代”中的两晋文艺及其精神象征

第一节 “文艺至上时代”中的两晋文艺

第二节 陆机:两晋文学精神的象征

第三节 王羲之:两晋书法精神的象征

第四节 顾恺之:两晋绘画精神的象征

第五节 两晋文艺精神初论

第二章 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第一节 西晋文艺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一 堕入卑俗

二 回归凡俗

第三节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的成因

一 非正义性的政权

二 前治后乱的政局

三 不成功的分封制

四 儒学的庸俗化

五 玄学的功利化

第三章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的美学显现:华美

第一节 尚丽的西晋世风

第二节 华美的西晋文艺

第四章 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第一节 东晋文艺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一 超越形式

二 超越尘俗

三 超越功利

第三节 东晋文艺超越精神的成因

一 “王与马,共天下”的门阀政治

二 回归儒家原始精神的东晋儒学

三 玄学对东晋士人的全面影响

四 东晋佛学的兴盛

第五章 东晋文艺超越精神的美学显现:“清”“淡”“雅”之美

第一节 东晋文艺的“清”之美

第二节 东晋文艺的“淡”之美

第三节 东晋文艺的“雅”之美

第六章 两晋文艺精神个案考察

第一节 陶渊明对东晋文艺精神的平衡

一 平衡的可能性

二 陶渊明的文艺精神

三 陶渊明对东晋文艺精神的平衡

第二节 从西晋“金谷园”的世俗到东晋“兰亭”的超越

一 “士当身名俱泰,何至瓮牖哉”

二 “我卒当以乐死”

三 从世俗封闭走向超越开放

第三节 两晋音乐赋的新变与两晋文艺精神

一 汉魏音乐赋的嬗变

二 两晋音乐赋的新变

三 简远之趣与“嵇阮”情结

第四节 诗书画结合的初步成型与东晋文艺精神

一 诗与画的结合

二 诗与书的结合

三 书与画的结合

第五节 两晋文论的文艺精神

一 实用文艺精神

二 审美文艺精神

三 超越文艺精神

第七章 两晋文艺精神的文艺史意义

第一节 两晋文艺精神总论

一 两晋文艺精神之演变

二 关怀人伦日用文艺精神的缺失与关怀人性文艺精神的张扬

三 两晋文艺的艺术精神

第二节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的文艺史意义

一 对人品与文品关系的启示

二 思想的多元

三 文艺的华美之风

第三节 东晋文艺超越精神的文艺史意义

一 诗含哲理

二 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三 无功利的文艺观

四 “清”“淡”“雅”美的肇端

附录一 西晋文学三题

一 西晋文学对愤慨、灾难的抒写

二 西晋“绮靡”文学观

三 西晋文学的意义

附录二 魏晋文学“失眠”场景的原因及文学史意义

一 魏晋文学经典“失眠”场景

二 魏晋文学“失眠”场景频繁出现的原因

三 魏晋文学“失眠”场景的文学史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世俗与超越:两晋文艺精神新论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志刚。

得书感谢您对《世俗与超越:两晋文艺精神新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鄂温克族精神文化 电子书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鄂温克族濒危语言文化抢救性研究”的子课题,作者根据实际掌握的调研资料、历史文献资料等,对鄂温克族精神文化世界进行了客观的探索性研究。全书分为鄂温克族思想文化、文学文化、民歌与舞蹈、谚语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禁忌文化,以及鄂温克语的宝贵精神财富八个章节,对鄂温克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宗教信仰做了分析。
先秦文艺思想史 电子书
本书将文艺思想史研究与历史、思想史的研究融会贯通起来,揭示文艺思想中蕴含的文化历史内涵。
遵义会议精神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全新的、多维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遵义会议的历史形成及其所取得的精神成果,探讨遵义会议的历史价值及其所铸就的伟大精神的当代价值,并发掘遵义会议精神的丰富内涵,提炼遵义会议精神的准确表述,探讨了遵义会议精神弘扬的基本思路。
匠心 追寻逝去的工匠精神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从坚持、专注、踏实、勤奋、严谨、精进、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工匠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为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绘制了人生蓝图,规划了人生目标,教给了人们奋斗的方法。同时劝诫人们,要像工匠那样,不慕虚荣,不求名利,耐得了寂寞,经得了诱惑,静下心来,一丝不苟,干一行爱一行,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力求细节上的完美,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一心扑在工作上。执着坚守,不断精进,用“笨功夫”练就“真本事”,
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电子书
《中华读书报》“2017年不可错过的25种历史和传记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