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深化劳动力市场规律理解,评价劳动市场政策设计。
内容简介
劳动供给行为分析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劳动力市场规律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评价与设计。目前,由于微观数据的匮乏,关于中国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研究尚比较鲜见。本书首先分析了城镇户籍居民的劳动供给行为,估算了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比较了女性和男性之间以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劳动供给行为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女性与男性在就业上的差异,判断劳动力市场对女性所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其次,分析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另一占有重要地位的农民工群体的劳动供给行为,分别估算了劳动参与和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以及收入弹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试图找到提升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对策。最后,将分析的焦点转向公共政策的劳动供给效应上,应用“自然实验”方法分析贫困群体就业扶持政策的劳动供给效应,对就业扶持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微观模拟方法分析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提升对居民劳动供给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给出了劳动供给行为发生改变后,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减除费用标准提升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
章节目录
封面
扉页
版权信息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劳动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方法
第一节 静态劳动供给理论与生命周期劳动供给理论
一 静态劳动供给理论与工作时间模型的设定
二 生命周期劳动供给理论与工作时间模型的设定
第二节 保留工资理论与劳动参与
一 保留工资理论
二 劳动参与模型的设定
三 工作时间方程估计中的样本选择偏差
第三节 公共政策劳动供给效应的经验研究方法
一 劳动供给行为微观模拟模型
二 “自然实验”方法
第二章 劳动供给行为经验研究成果的回顾
第一节 劳动供给行为的经验研究
一 静态劳动供给行为的经验研究
二 生命周期劳动供给行为的经验研究
三 劳动参与行为的经验研究
第二节 公共政策劳动供给效应的经验研究
第三节 中国居民劳动供给的经验研究
第三章 城镇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经验研究
第一节 城镇居民劳动参与行为的经验研究
一 劳动参与参数二元选择模型的设定
二 劳动参与半参数二元选择模型的设定
三 城镇居民劳动参与行为的统计描述和回归分析
四 本节结论
第二节 城镇居民工作时间选择行为的经验研究
一 连续工作时间选择模型的设定
二 离散工作时间选择模型的设定
三 城镇居民工作时间选择行为的统计描述和回归分析
四 本节结论
第三节 城镇居民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区域比较
一 模型的构建与分解方法
二 数据的来源与统计描述
三 就业性别差异的分解结果
四 就业性别差异的区域比较
五 本节结论
第四章 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的经验研究
第一节 农民工的劳动参与与工作时间选择
一 农民工劳动供给状况的统计描述
二 回归模型设定
三 回归结果分析
四 本节结论
第二节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
一 数据的来源和分析方法
二 变量的选取及统计描述
三 结果分析
四 本节结论
第五章 城市贫困群体就业扶持政策的劳动供给效应
第一节 差中差方法
第二节 就业扶持政策劳动供给效应的统计描述
第三节 劳动供给模型的设定
第四节 就业扶持政策劳动供给效应的回归分析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工薪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提升的劳动供给效应
第一节 劳动供给模型的设定
第二节 劳动供给模型的回归结果
第三节 工薪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提升劳动供给效应的微观模拟
第四节 本章结论
本书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劳动供给行为及政策反应的经验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闯。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居民劳动供给行为及政策反应的经验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