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深入解析民国古籍出版参与现代化进程的脉络。
内容简介
现代化转型摧毁了古籍赖以存续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空间。围绕古籍身份重塑与再造的核心问题,本书深入考察民国古籍同前现代时期古籍出版活动间的承袭、裂变与新生,及其与现代社会建构间的共鸣与互构等问题,挖掘与呈示了潜藏于古籍现代性再造背后的实践逻辑。
作者简介
作者朱琳,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出版与文化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民国出版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上编 古书热与复古之象
第一章 文化街见闻:民国时期古籍出版概览
第二章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
一、《四部丛刊》
二、《百衲本二十四史》
三、《四库全书》
四、《各省通志》
五、《宛委别藏》
六、《丛书集成》初编
第三章 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
一、《四部备要》
二、《古今图书集成》
第四章 开明书店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
一、《二十五史》
二、《〈二十五史〉补编》
三、《六十种曲》
第五章 世界书局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
一、《珍本医书集成》及其续编
二、《皇汉医学丛书》及其续编
中编 文本的生产与消费
第六章 古书新造:民国时期古籍的再生产逻辑
一、正典化的远去与建构纪念碑性
二、物质性的“在场”与文本性的“缺席”
三、读者的匿名化与收藏的中介化
四、域外的目光与展览的奇观化
五、余论
第七章 “囊书轻到牛无汗”:民国新善本的制造
一、古衣翩翩还是洋服楚楚
二、从书目、版本上“替亭子间的朋友设点法”
三、余论
第八章 副文本里讨生活:断句、索引与校勘记
一、人人都爱副文本:正文之外有竞争
二、副文本制作百态:作者、制度与生活
第九章 从“贵族”到“寒士”:古籍丛书的价格与读者定位
一、书往何处去:富人的客厅与穷人的亭子间
二、做书不赀:技术、纸张等的成本
第十章 为谁辛苦为谁甜:古籍丛书消费
一、机构名义购置者
二、私人购置者
三、海外市场
四、捐赠活动
五、余论
下编 传统知识的再造与致用
第十一章 古籍出版的现代尺度:以《四库全书》出版舆论为中心的考察(1920—1933)
一、漫长的出版活动与庞大的舆论场
二、失败的四次再版计划:分裂的使用观与身份再界定
三、驱逐读者的出版活动:舆论场里的政治、学术与生意
四、余论
第十二章 当古典知识被西法分类:《丛书集成》与现代学科体系的融合
一、古籍出版与现代学科建制
二、《丛书集成》的新身份
第十三章 “去地方化”与现代阅读趣味:方志的出版与市场宣传
一、规训地方的国家观:方志出版中的政治调适
二、“创造”现代阅读趣味:商业市场的调适
三、余论
第十四章 谁主沉浮:正史古籍的出版与现代史学的发展
一、史学的现代转型
二、现代史学的文本需求
第十五章 近代古籍展览会:文本空间再造与意义再生产
一、时空结构:近代古籍展览会概述
二、展各有志:古籍展览会的自建逻辑
三、观椟还珠:古籍展览会的传播效果
四、余论
结语 打鬼、治病与传统文化“殖民”论:民众的古籍观与理想的古籍阅读者
“经籍志”书系
出版史书目
民国时期古籍出版的传统再造与现代致用是20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朱琳。
得书感谢您对《民国时期古籍出版的传统再造与现代致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