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与港澳史探赜

中外文化交流与港澳史探赜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外交流与港澳研究成果集

内容简介

本书系近年来著者在中外交流史与港澳研究领域之成果汇集。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外交流史”,主要具体器物与基督教传华的角度展开了研究。第二部分“港澳史”,主要从澳门城市发展、葡萄牙人移居香港等角度展开了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序言

上编 中外文化交流

20 世纪上半叶广州华人浸信自立教会的兴起与发展

一 广州华人自立教会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二 广州华人教会的自立运动历程

三 广州华人自立教会的建立与其教友研究

一 慈爱浸信会

二 兴华浸信自立会

三 救世自立浸信会

四 东山浸信会

五 沙河浸信会

六 东石浸信自立教会

七 洪桥浸信会

八 惠爱八约浸信会

九 东山赖神会

十 堑口浸信会

结论

明清时期广州与西洋钟表贸易

一 作为来华天主教会打开传教局面的工具来到广州

二 西洋钟表作为礼物来到广州

三 广州与西洋钟表贸易

明清时期天主教著作插图版画与传教

“西来孔子”——艾儒略中文著述与传教工作考述

一 艾儒略生平考述

(一)来华之前的经历

(二)来华之后

(三)传教福建与福建之难

二 其传教工作与成就

(一)传教成就

(二)传教策略与方式

三 其交游考

四 中文著述概述

美南浸信会与广州东山口:一个历史宗教地理学的典型范例

一 广州东山口的发展过程

二 东山口:浸信会在广州传教活动的基地

三 播种:基督教东山堂的兴建

四 教育机构的开设

五 医疗机构的开设

六 出版机构

七 慈善机构

八 其他教会的投入

九 房地产投机与东山口发展的关系

十 东山口城区的建成

结论

《大西利西泰子传》与张维枢考述

一 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初探

二 张维枢生平考述

三 张维枢与天主教传教士、教徒的交游

四 张维枢著述情况简介

从《利玛传》到《畴人传》——明清时期耶稣会士利玛窦传记探略

一 利玛窦传记作者初探

二 首创之作:刘承范《利玛传》

三 各有侧重: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与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

四 平民视角:韩霖、张撰《利玛窦》

五 官方立场:《明史·意大里亚传》

六 天文算数:阮元《畴人传·利玛窦》

七 结论

与巨人同行者:西班牙籍耶稣会士庞迪我及其中文著作

一 庞迪我生平及其在中国的活动

(一)来华之前的经历

(二)潜赴南京

(三)定居北京

(四)“南京教案”与客死他乡

二 传教策略与结交士夫

三 庞迪我与中西文化交流

(一)异者角度看中国:庞氏所见到的明代中国

(二)促进地理知识的东西交流

(三)“科学传教”:庞迪我及其科学活动

(四)介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四 庞迪我的中文著述

(一)《七克》七卷

(二)《天主实义续篇》

(三)《人类原始》一卷

(四)《天神魔鬼说》

(五)《天主耶稣受难始末》一卷

(六)《庞子遗诠》四卷

(七)《具揭》

(八)《海外舆图全说》二卷

(九)《日晷图法》一册

明清时期天主教“圣母领报”故事版画研究——兼论天主教《圣经》的图像化翻译

一 圣母崇拜入华

二 明清《圣经》故事版画

三 “圣母领报”故事版画简介

四 “圣母领报”版画与中国天主教界《圣经》翻译

(一)天主教传教士对《圣经》的汉语文字翻译

明清时期《几何原本》传承问题探略

一 《几何原本》版本传承问题

二 耶稣会内部的继续努力

三 中国学者对《几何原本》的传承

结论

下编 港澳史研究

明清时期澳门城市发展研究

一 澳门城市发展之“葡城”时期

二 澳门城市发展之“澳门城”时期

(一)都市格局形成

(二)城区的扩展过程:从澳门葡城到澳门城

(三)城市道路网建设

(四)澳门建筑风格

澳门《知新报》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一 《知新报》的创办与发展

(一)创办《知新报》的缘由

(二)其创办地——澳门

(三)其创办发行过程

(四)其主要办报人

二 《知新报》在澳门及中国报业史中的地位

(一)发行与读者

(二)《知新报》的影响

三 《知新报》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一)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二)教育改革的新特色:倡设女学

(三)创办学会

明清时期澳门戏曲与戏剧发展探略

一 明清时期澳门戏剧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 葡人租居初期澳门地区戏剧的发展

三 19 世纪至清朝结束前澳门地区戏剧的发展

(一)中国戏曲在澳门的发展

(二)西洋戏剧在澳门的发展

四 中国戏曲与西洋戏剧的兼容及其他

19 世纪后半叶澳门葡萄牙人移居香港考

一 19 世纪澳门葡人向香港的移民

二 迁港葡人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地位

(一)充当政府雇员

(二)在商业机构、公司任职员

(三)从业于新闻出版社界

(四)从事医药行业

(五)开设商行,从事经商活动

三 在港澳门葡人的社会生活

(一)家庭生活

(二)社区生活

(三)语言问题

(四)澳门葡人的饮食

(五)宗教生活

(六)慈善活动与机构

(七)子女教育问题

(八)参与香港公共服务

前山同知魏恒与晚清社会初探

一 初展才干

二 出任前山同知

三 推荐孙中山

20 世纪前期香港葡人的族群认同

一 居港葡人社区的形成及其特点

二 居港葡人的族群认同措施

三 徐萨斯、罢辣架父子澳门史研究

(一)对澳门通史的研究

(二)澳门断代史研究

(三)专题史研究

四 澳门史研究对居港葡萄牙人族群认同的作用与意义

中外文化交流与港澳史探赜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叶农。

得书感谢您对《中外文化交流与港澳史探赜》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元代文献探研 电子书
本书为基于文献整理的元代学术史与文献学研究。
吐蕃统治河陇西域与汉藏文化交流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敦煌、新疆等地出土的汉藏文献、金石碑铭、汉藏传世史籍等,对唐前期吐蕃在河陇地区的进出与军政建制,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的节度使、都督、部落、部落使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其中反映的汉藏文化交流问题做一些考察辨析,说明自己的见解,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将吐蕃统治河陇西域历史和这一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史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先秦古礼探研 电子书
礼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核心。先秦古礼幽眇,传统礼仪研究聚讼纷纭,本书综合利用甲骨、金文、简帛等出土资料,对先秦时期的祼礼、朝聘礼、赠馈、牲体礼等礼仪做了多角度、多视野的综合研究,对礼仪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提出了独到的认识。研究古礼的意义,不是要恢复古制或以古律今,而是为了探究其化民成德、敦睦群伦的功能,探求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以期稽古振今。
当代港澳研究(2018年第2辑/总第59辑) 电子书
《当代港澳研究》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港澳研究专题刊物,也是最早创办的港澳研究学术刊物之一。刊物由国内港澳研究的主要学术机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办,集中刊载有关港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以及港澳与内地合作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充分反映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是港澳研究及实践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中外联合研究报告(英文版) 电子书
本书是《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7)》的英文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收集整理其承办的2018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分论坛会议嘉宾学者发言并进行完善提炼而成的报告集,分为“主题报告”“亚洲文明的内涵与演化”“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亚洲文明互鉴的机遇与挑战”“亚洲文明互鉴的路径构建”六个部分,聚焦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通过与会专家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