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新角度、以新眼光重新全解、全注、全译《老子》全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详考老子生于陈、仕于周、辞官居宋、著书授徒、出关留书、终死于秦的生平事迹,重点澄清了孔子两次问礼老子、伏羲古道对老子思想的重大影响及《老子》成书时间等相关史实;
通过复原《老子》上下经初始结构、各章初始章次、每章初始经文,重点理清了《老子》初始本的文化渊源、逻辑结构、义理层次,从而精确把握老子思想的核心宗旨与哲学要义。并以此为据,对《老子》初始本每章每句每字进行了深入解读。
作者张远山以精细的历史考证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引领读者对耳熟能详的老子形象和《老子》文本加以严格审视,一洗曾被严重扭曲的老子旧形象,立体还原了实现先秦哲学伟大突破的老子新形象;一洗曾被严重降维的《老子》旧经旧义,系统还原了实现先秦哲学伟大突破的《老子》新经新义。
作者简介
作者张远山,1963年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大。1995年离职写作。出版著作十二部,海内外版本二十五种。曾获四届“《书屋》读书奖”。研究庄子、诸子、战国史二十五年,创办“庄子江湖”网站、“庄学之友”论坛。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中国哲学突破第一人第一书
上卷 《老子》导论
第一章 老子生平之谜和《老子》成书之谜
弁言 老子一生的三大时期
一、青年求道期
二、中年史官期
三、老年归隐期
结语 老子之道与伏羲之道
第二章 《老子》初始本的源代码是伏羲太极图
弁言 初始本“道枢”,主之以“太一”
一、《老子》“主之以太一”的天道内涵
二、《老子》“礼必本于太一”的人道内涵
三、老子自定的《老子》“太一”象数结构
四、战国道家共识:“太一”历法图是《老子》的源代码
结语 大道至简,执一御万
第三章 《老子》初始本的逻辑结构和义理层次
弁言 《老子》初始本大量重复之谜
一、《老子》初始本的逻辑结构
二、《老子》初始本的义理层次
三、严遵论《老子》初始本的逻辑结构和义理层次
结语 解密《老子》结构,理解《老子》奥义
第四章 《老子》传世本的系统篡改和全面反注
弁言 “独尊儒术”把《老子》初始本降维为传世本
一、《老子》初始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二、《老子》传世本:《道经》在前,《德经》在后
三、《老子》初始本、传世本的分章异同
四、《老子》传世本的系统篡改和全面反注
结语 复原《老子》真经,阐释《老子》真义
下卷 《老子》奥义
上经 《德经》四十四章(1—44),对应斗魁四星
《德经》小引: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一、《德经》绪论六章(1—6):侯王四型,人道四境
二、侯王正道十三章(7—19):侯王无为,百姓无不为
三、泰否正奇五章(20—24):泰道治国,否术用兵
四、道主万物五章(25—29):道主万物,侯王无为
五、泰道三宝四章(30—33):泰道不争,莫能与争
六、知其不知二章(34—35):闻道宜行,自知不知
七、民不畏威五章(36—40):天道大威,侯王小威
八、《德经》结论四章(41—44):泰道柔弱,否术刚强
下经 《道经》三十三章(45—77),对应斗柄三星
《道经》小引: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一、《道经》绪论四章(45—48):常道可道,恒道难言
二、天地不仁四章(49—52):天地不仁,圣君不仁
三、抱一贵德四章(53—56):抱一爱民,圣君贵德
四、知常尊道三章(57—59):守静知常,圣君尊道
五、侯王四境六章(60—65):太上不知,百姓自然
六、道法自然三章(66—68):人法天道,道法自然
七、知雄守雌四章(69—72):泰道守雌,否术争雄
八、《道经》结论五章(73—77):圣君无为,万物自为
《老子》初始本今译
附录一 老子生平年表
附录二 《老子》大事年表
附录三 《老子》初始本、王弼本经文对比(繁体字版)
跋语 《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奥义是2024年由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出版,作者张远山。
得书感谢您对《老子奥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