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

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大象国际汉学研究书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以1699—1722年间在华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傅圣泽的生平为线索,介绍了耶稣会士中以钻研中国古代典籍并探索其与《旧约》之联系为己任的索隐派的基本情况,勾勒出影响了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中国礼仪之争、传教区各种势力的争夺,以及康熙朝廷与罗马教廷往来的史实。同时还通过傅圣泽返回欧洲后的活动,描绘了萌芽中的法国——欧洲汉学,以及与欧洲汉学和近代早期欧洲思想史有密切关系的中国古代编年史之争和18世纪欧洲中文图书的状况。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深具思想史意义的问题,比如因被目为异端而长期遭忽略的索隐派思想的文化史意义和比较文化学意义;礼仪之争中争议和权力之争的相互影响;耶稣会士向中国传播欧洲科学知识的动机和实践是否如李约瑟所评价的那样消极,等等。

本书英文本1982年首次出版,是一部较早专论索隐派问题的著作,其开创性价值至今不衰。作者为撰写本书广...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本书以1699—1722年间在华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傅圣泽的生平为线索,介绍了耶稣会士中以钻研中国古代典籍并探索其与《旧约》之联系为己任的索隐派的基本情况,勾勒出影响了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中国礼仪之争、传教区各种势力的争夺,以及康熙朝廷与罗马教廷往来的史实。同时还通过傅圣泽返回欧洲后的活动,描绘了萌芽中的法国——欧洲汉学,以及与欧洲汉学和近代早期欧洲思想史有密切关系的中国古代编年史之争和18世纪欧洲中文图书的状况。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深具思想史意义的问题,比如因被目为异端而长期遭忽略的索隐派思想的文化史意义和比较文化学意义;礼仪之争中争议和权力之争的相互影响;耶稣会士向中国传播欧洲科学知识的动机和实践是否如李约瑟所评价的那样消极,等等。

本书英文本1982年首次出版,是一部较早专论索隐派问题的著作,其开创性价值至今不衰。作者为撰写本书广泛阅读傅圣泽的著作和书信--其中多数是未刊手稿,并将这些文献详细罗列,书读者开列出一份内容广泛、数量庞大、语种丰富的参考文献目录,使它还具备实用的工具书价值。

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是2006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作者[美]魏若望[JohnWWitek]。

得书感谢您对《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道教学刊(总第2期) 电子书
本书为集刊,每年两期,其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老学与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老学与道教学术前沿。
宗教社会学·西美尔作品系列 电子书
神不仅是个人的个性、活力、合乎道德或缺乏道德的秉性以及爱好的需要的理想化,而且很多情况下是个体之间的社会生活形式赋予了宗教观念以内容。
北大佛学(第1辑) 电子书
《北大佛学》由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容涉及与佛教研究相关的哲学、历史、艺术、宗派、人物等诸多方面,是综合性的佛教研究学术集刊。本辑为创刊号,以近代佛教大师太虚为研究对象,从太虚事迹考证、太虚佛学思想、太虚手札选录、太虚海外演讲翻译等方面展开研究。全书分为“史海钩沉”“思想发明”“档案解密”“海外撷英”“方法评议”“学术动态”等六个栏目。
新世界史(第四辑) 电子书
本辑以“新时代的南亚史研究”为主题展开讨论。
走向世俗 电子书
以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为中心,考察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和中国社会的佛教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