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评论的文化视野

现代评论的文化视野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评论》文化视野及其影响。

内容简介

《现代评论》创办于1924年12月,终刊于1928年12月,是以北京大学教授为主体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以政论和文化教育及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同人期刊,在当时具有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本书以《现代评论》刊载的文化教育及科技方面的内容为研究对象,梳理概括重要作者的主张,剖析总结诗歌等形式的文学作品的流派和风格,探寻评价各种文化建设观点的源流及其利弊得失,并关注历史大环境的影响,紧密联系新文化运动和风云激荡的政治形势的大背景进行学术讨论。

本书以历史报刊作为基础性资料,并重点利用了各类历史文集。目前学术界对《现代评论》的系统性研究尚属薄弱,本书也对推动、丰富和优化相关研究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沈毅,辽宁沈阳人。1982年1月、1984年12月先后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分别获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8—1991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新闻史、中国城市经济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中国文化与西洋近代文化比较

一、关于中西文化的定位

二、正视西方文化,努力建设国家

第二章引进新文化的同时,是否还观照旧文化?

一、同人间围绕“整理国故”的争论

二、知识界对“整理国故”的看法

三、争论带给胡适的思考与选择

第三章有关捍卫白话文地位的论辩

一、文言文不利于繁荣文化和普及教育

二、恐“白”症的病因:自私与无知

三、提倡白话文并非源于不擅文言文

四、论辩的回响

第四章《现代评论》的戏剧传播

一、中国近代戏剧演进的简单回顾

二、对中国戏剧发展道路的理论探讨

三、对剧本创作(翻译)的高度重视

四、戏剧批评

五、欧美戏剧经验、理论的引进

第五章《现代评论》与新诗

一、重视新诗的背景

二、诗人、诗作面面观

三、新诗艺术的积极探索

四、译诗

五、诗评论

第六章《现代评论》与小说

一、小说发表的数量

二、作家群体多元,年轻人为多

三、多体裁、多题材、多主题、多风格

四、小说成就评议

第七章对出版事业的诉求

一、对出版界的总体看法

二、对出版物具体问题的批评和剖析

三、繁荣出版界的路径

第八章新闻观

一、对国际新闻的重视,对外国媒体的借鉴与批判

二、聚焦经济报道及其价值取向

三、对新闻自由的矢志追求

四、对民族报业的反思与期待

五、对新闻事实准确性、全面性的尊重与探求

第九章对教育事业的关注

一、对教育基本形势的判断

二、对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批评和分析

三、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视和强调

四、教育独立的思想

第十章高举科学的旗帜

一、关于科学报道的基本情况

二、对中国科学现状的认识

三、对科学地位的认识及呼吁

四、对科学精神的提倡

五、科学的普及性宣传

六、对中西医的对比

七、科学宣传中的成绩与局限

后记

现代评论的文化视野是2015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沈毅。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评论的文化视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不尽的江河不断流——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 电子书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将相关问题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用比较的视野,对中华文明进行考察,从宏观思考中看清文明的发展趋势,从比较研究中剖析各文明的异同,阐述中华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特点。
药名文化—中药与文化的交融 电子书
“名”是物质的,“名”也是精神的。“名”义众多,但贯穿于“名”背后的是其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在中药药名上展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中药品种繁,而药名尤甚,一药多名,其不同的称谓或合于性、或通于文、或晓于俗,使其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的特别载体。全书共介绍中药94种。以中药释名为切入点,融合传统文化,分别从生肖、农耕、儒家、道家和外来文化等五个方面解读中药,传播中药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本书层次感强,体
唐宋历史评论(第二辑)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刊物,本册是第二辑。
唐宋历史评论(第三辑)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刊物,本册是第三辑。
唐宋历史评论(第四辑)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刊物,本册是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