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与刽子手

秀才与刽子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经典演出剧目。

内容简介

1905年的秀才徐圣喻,虽说困顿科埸十数载,家徒四壁,孤身一人,却越考越来劲,沉醉痴迷其间。住在街对面的刽子手马快刀,杀得一手好头,视斩人剐人为精妙无比的事业。徐秀才对马快刀避之如鬼,君子远疱厨,况刽子手乎?马快刀对徐秀才却崇仰备至,因为徐秀才浑身上下从骨肉到筋络都长得健悍而精彩,所以常来接近他。

这一日马快刀正央徐秀才写信,却传来了朝廷废除剐绞等死刑方式,并停止科举的消息。两人如遭雷殛,感到世界迎面崩坍。醉哭一番后,马快刀深觉不能剐人腰斩,只能砍头,如切罗卜,了无意趣,便辞了工。可又浑身不自在。其妻栀子花知之甚深,劝他开了肉铺,只盼能在刀与肉之间找到些微快乐。

不料马快刀割肉竟妙境无穷,成了本地一大景观,十分红火。而徐秀才好不容易当了私塾先生,却被东家盘剥折辱,愤怒而归。在东家激怒及马快刀诚邀之下,走投无路的徐秀才做了肉铺伙计。虽说是无奈,却有了真正的生活感受,与年青寡妇也有了情感波澜,听马快刀说割肉的诀窍,也顿悟了文章学问的至理。他与马快刀成了至交。

后来成了割肉的好手,马快刀也配了眼镜子,能看唱本了。

作者简介

编剧者黄维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本科,同年考取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研究生,师从祝肇年先生攻读中国古典戏曲史论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90年至1993年赴联邦德国,任拜罗伊特大学世界文化研究中心和美因兹大学戏剧学系客座研究员,在费歇尔里希特教授的课题小组中从事戏剧符号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作者介绍

秀才与刽子手简介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七场

第八场

附录

秀才与刽子手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维若 编剧。

得书感谢您对《秀才与刽子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批评与洞见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书主题内容,研究美国文学批评,由六篇论文组成,前两篇回顾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批评的历程,后四篇则从亚裔视角分析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第二部分着重论述英语学科为何、如何顺应文学研究的需要进行转型。
焦虑与认同 电子书
本书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叙事学的相关批评理论与方法,对石黑一雄迄今为止出版的7部长篇小说进行研读,分析小说人物身上表现出的身份焦虑以及不同模式的身份认同,探究其小说中的身份问题,以此观照石黑一雄本人的身份观,为国内外学者深刻理解石黑一雄本人及其小说的文化内涵和当代意义提供参考。
知识与教养之间 电子书
一部探讨道德教化问题的作品。
码字与码砖 电子书
这是一本由生活中的碎片构成的书,或者它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一本书,它更像我的涂鸦本。涂鸦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图形涂鸦,二是文字涂鸦。图形涂鸦是我的一种职业训练,而文字涂鸦纯属个人喜好。图形和文字都让我痴迷,特别是可诉说的图形和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我从不掩饰我对王小波的喜爱,王小波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对图形和文字乃至人生也有个基本的要求:有趣。涂鸦缘于倾诉的需要。生活中某些奇
与东坡为邻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在通读了东坡在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的诗文信札并做了一定的比较性研究后,又亲赴实地“与东坡为邻”,历时两年写成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内容分黄州篇、惠州篇、儋州篇,每篇又分两个部分:东坡彼时生活和作者当下体验。每到一处,作者自己解决一日三餐,以生活的姿态亲近作为生活家的东坡,让“为邻”不成为虚名,让“为邻”成为独特的旅行方式和一种人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