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授课笔记

胡希恕伤寒论授课笔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胡希恕亲传弟子单志华悉心整理、毫无保留谨守“六经-八纲-方证”病机解析伤寒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经方医学家、教育家胡希恕先生讲述《伤寒论》的笔记整理稿,由胡老亲传弟子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根据早年亲身受教所作的笔记整理而成。

本书有四大特点:

一是笔记完整无缺失地保存了胡老对《伤寒论》398条原文的授课内容,属于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

二是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胡老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研究《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六经——八纲——方证体系;。

三是突出胡老的个性思维,针对《伤寒论》原文逐条剖析,书中绝大部分条文是逐字逐句解析,充满了个性的思辨活动和思维方法,富有启迪性,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读者可由此入门,进而领略玩味《伤寒论》蕴涵的无穷妙义;。

四是《伤寒论》方证部分的讲述融入胡老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帮助广大经方学子顺利过渡到临证的桥梁之作。

总之,此书可以引领读者真正体会到“读经典,作做临床”的乐趣。既可为初学伤寒的人指点迷津,又可为临床多年的医生释疑解惑、“登堂入室”提供指导。

作者简介

单志华,中医大内科专家,中医世家、名师传承。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功底深厚,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英国中医药学会会员。1999年~2010年受聘前往英国学术交流并门诊行医。擅长针灸按时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治疗各种病症;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内科妇儿科等多种疑难杂症。

章节目录

引言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30条)

桂枝汤方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白虎加人参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干姜汤方

芍药甘草汤方

调胃承气汤方

四逆汤方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31~127条)

葛根汤方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麻黄汤方

小柴胡汤方

大青龙汤方

小青龙汤方

干姜附子汤方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桂枝甘草汤方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茯苓四逆汤方

五苓散方

茯苓甘草汤方

栀子豉汤方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干姜汤方

真武汤方

小柴胡汤方

小建中汤方

大柴胡汤方

柴胡加芒硝汤方

桃核承气汤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抵当汤方

抵当丸方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28~178条)

大陷胸丸方

大陷胸汤方

小陷胸汤方

文蛤散方

三物白散方

柴胡桂枝汤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半夏泻心汤方

十枣汤方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附子泻心汤方

生姜泻心汤方

甘草泻心汤方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旋覆代赭汤方

桂枝人参汤方

瓜蒂散方

黄芩汤方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连汤方

桂枝附子汤方

去桂加白术汤方

甘草附子汤方

白虎汤方

炙甘草汤方

太阳病篇小结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79~262条)

大承气汤方

小承气汤方

猪苓汤方

蜜煎导方

猪胆汁方

茵陈蒿汤方

吴茱萸汤方

麻子仁丸方

栀子柏皮汤方

阳明病篇小结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263~272条)

少阳病篇小结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3~280条)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加大黄汤方

太阴病篇小结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281~325条)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黄连阿胶汤方

附子汤方

桃花汤方

猪肤汤方

甘草汤方

桔梗汤方

苦酒汤方

半夏散及汤方

白通汤方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真武汤方

通脉四逆汤方

四逆散方

少阴病篇小结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26~381)

乌梅丸方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麻黄升麻汤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白头翁汤方

厥阴病篇小结

三阳三阴篇总结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382~391条)

四逆加人参汤方

理中丸方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392~398条)

烧裨散方

枳实栀子豉汤方

牡蛎泽泻散方

竹叶石膏汤方

附:谈谈痹证

胡希恕伤寒论授课笔记是2019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胡希恕伤寒论授课笔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注解伤寒论(影印本)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为中医相关人员所必备。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是流行最广的版本。本次为平装小16开单页影印,字体更清晰美观,便于阅读、携带。本次影印《注解伤寒论》,选用的是明代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作为底本,力图全真还原古本概貌(附必要的勘误),可作为学习、研读之权威性参考文献。
《伤寒论》与病位病性辨证 电子书
刘宝厚教授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首届全国名中医。“病位病性辨证”,是作者通过对传统辨证方法的剖析、研究和多年来的临床运用提出来的。这一方法既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又涵盖了传统八种辨证方法的核心内容,达到了全面、准确、精炼、规范的目的和要求,是中医诊断学的一大创新与发展。本书主要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与病位病性辨证的关系作一梳理,即从病位病性辨证的角度来解析
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传承班授课精华录 电子书
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传承班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颜德馨教授主持开办,由同济大学承办,自2008年开班以来,先后邀请邓铁涛、颜德馨、朱良春、张琪、路志正、周仲瑛、李士懋等国医大师及严世芸、连建伟、熊继柏、颜乾麟、颜新教授等著名中医临床专家授课,在中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推广中医学术,特选取授课精华及国医大师查房带教实录,结集出版。本书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医内科与《伤寒论》经方速查 电子书
全书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中医治肺病重在“宣畅气机”,包括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痨、肺痈、肺胀、肺痿。第二章中医治心脑病重在“调理”,包括心悸、胸痹、头痛、眩晕、中风、痉证、厥证、痫证、癫狂、郁病、不寐、痴呆、脑瘫、多动症、抽动症、颤证、痿症。第三章中医治消化道疾病“以通为补”。包括痞满、呃逆、呕吐、噎膈、胃痛、腹痛、胁痛、黄疸、积聚、鼓胀、泄泻、痢疾、霍乱。第四章中医治内分泌、泌尿系统疾病要在
赵刻宋本伤寒论疏证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55年来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思考与体会所做出的系统总结,具有原创性、系统性与完整性的特点,为认识《伤寒论》文本的原典本旨,回归、传承《伤寒论》文本精神,提供了富有卓见的启示。本书考辨探微,钩沉索隐,不落窠臼,论述独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深入地挖掘阐释《伤寒论》中的难点、疑点、重点,同时对《伤寒论》展开前所未有的铺叙,突出其历史性、传承性与学术性,其主旨是回归原典。本书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