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6G:无线智能感知万物

认识6G:无线智能感知万物

站内搜索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通信从业人员,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了5G演进和6G关键技术。

内容简介

当前,在5G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关于5G演进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国内外通信企业为了抢夺话语权,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6G技术的研究和布局。

本书对5G演进和6G研究的相关知识进行通俗解读,包括5G商用部署、典型场景与应用,5G与标准演进,6G空口与组网候选技术,以及本书作者关于6G技术的思考。

本书适合通信设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与参考。

作者简介

编著者李翔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原市场营销总监、信息通信行业资深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科技产业知名投资人,拥有20年的ICT行业经验,对数字经济及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战略与产业投融资有深入的研究。

先后出版过《万物智联——走向数字化成功之路》《认识5G+》《5G+行业应用领导干部学习指南》《认识数字新基建》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1.1 移动通信的演进历史

1.1.1 1G时代:模拟技术

1.1.2 2G时代:数字信号

1.1.3 3G时代:移动多媒体

1.1.4 4G时代:改变生活

1.1.5 5G时代:改变社会

1.2 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1.2.1 构建新型的体系结构

1.2.2 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1.2.3 对频率资源进行研究

1.3 6G的性能需求

1.3.1 速率指标

1.3.2 频谱效率指标

1.3.3 流量密度监控

1.3.4 连接密度

1.3.5 时延与可靠性分析

1.3.6 高速移动性

1.3.7 系统最大带宽

1.3.8 系统能效分析

第2章 6G关键技术与体系架构

2.1 内生智能的新型空口和新型网络架构

2.1.1 内生智能,定义网络性能的未来标准

2.1.2 无线网络智能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3 未来无线网络需要内生智能

2.1.4 网络内生智能所引发的关键问题

2.1.5 6G新型的网络架构特点

2.1.6 6G网络结构的6个特征

2.1.7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与创新技术

2.2 增强型无线空口技术

2.2.1 无线空口物理层基础技术应用

2.2.2 超大规模MIMO技术应用

2.2.3 全双工技术应用

2.3 新物理维度无线传输技术

2.3.1 智能超表面技术发展方向

2.3.2 轨道角动量发展方向

2.3.3 智能全息无线电技术发展方向

2.4 新型频谱使用技术

2.4.1 太赫兹通信关键问题

2.4.2 应用场景和关键价值

2.5 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等新型无线技术

2.6 分布式网络架构

2.6.1 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组成

2.6.2 分布式网络结构的优点

2.7 算力感知网络

2.7.1 算力感知网络的价值

2.7.2 算力感知网络体系架构

2.7.3 算力感知网络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2.7.4 算力服务层关键技术与应用

2.7.5 算力感知网络相关标准化工作

2.8 确定性网络

2.8.1 时间敏感网络的标准

2.8.2 时间敏感网络的价值

2.9 星地一体融合组网

2.10 网络内生安全等新型网络技术

第3章 6G的应用畅想

3.1 交互式的沉浸式体验应用场景

3.2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场景

3.2.1 自动驾驶出租车

3.2.2 干线物流

3.2.3 无人配送

3.2.4 无人环卫

3.2.5 无人驾驶巴士

3.2.6 封闭式园区物流

3.2.7 自主代客泊车

第4章 6G业务应用场景

4.1 沉浸式云XR

4.1.1 内容上云

4.1.2 渲染上云

4.1.3 空间计算上云

4.2 全息通信的黑科技

4.2.1 增强和虚拟现实设备

4.2.2 3D捕捉系统的应用

4.2.3 3D影像分析与数据整理

4.3 感官互联时代

4.3.1 虚拟与实际世界的有效结合

4.3.2 商业应用价值的体现

4.4 浅析智慧交互

4.4.1 何为智慧交互

4.4.2 交互设计的“可用性”分析

4.4.3 设计交互的“用户体验”

4.4.4 多通道交互的体系结构分析

4.5 面向超视距的通信感知

4.5.1 V2X超视距感知通信综合系统

4.5.2 路侧感知精度验证系统

4.5.3 空天超视距通信终端系统

4.6 普惠让生活更智能

4.6.1 智能推荐让选择不再恐惧

4.6.2 智能服务让生活更高效

4.6.3 智能安全让世界更和谐

4.6.4 智能专家辅助准确判断

第5章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5.0

5.1 无人工厂中的机器协作应用场景

5.2 数字孪生与数字化生产线

5.2.1 数字孪生的起源

5.2.2 理解对实体对象的动态仿真

5.2.3 为你创造一个虚拟副本

5.3 数字化生产线的构成

5.4 制造过程工艺仿真的关键问题

5.5 工厂物流仿真规划发展方向

第6章 智慧城市与智慧生活

6.1 数字孪生城市

6.1.1 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与价值

6.1.2 数字孪生城市的关键要素

6.1.3 数字孪生城市外部支撑要素

6.1.4 数字孪生城市面临的挑战

6.2 未来城市与超能交通

6.3 普智教育、精准医疗与虚拟畅游

6.4 即时抢险与“无人区”探测

6.5 实时感知的智慧医疗应用场景

第7章 6G发展的产业协作与生态建设

7.1 5G与6G发展的关系

7.1.1 5G是6G发展的地基

7.1.2 由5G迈入6G时代的网络发展趋势

7.2 6G频谱资源规划

7.2.1 高效利用低中高全频谱资源

7.2.2 低频段频谱将成为战略性资源

7.2.3 毫米波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7.3 6G智能化演进

7.3.1 智赋万物、智慧内生将成为6G的重要特征

7.3.2 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

7.4 卫星等非地面通信与蜂窝网络的关系和挑战

7.4.1 6G将以地面蜂窝网络为基础

7.4.2 多种非地面通信手段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

第8章 全球6G研究进展

8.1 世界各国6G研究总体进展

8.1.1 中国:从国家层面启动6G研发

8.1.2 美国:2018年已开始展望6G

8.1.3 韩国:将6G研发列为首要课题

8.1.4 日本:具有发展6G的独特优势

8.1.5 英国:学企一起开展6G探索

8.1.6 芬兰:率先发布全球首份6G白皮书

8.2 美国、日本和韩国的6G研究进展

8.2.1 美国:融合太赫兹通信与传感研究

8.2.2 美国:卫星互联网通信

8.2.3 日本:电子通信材料研究

8.2.4 日本:太赫兹通信研究

8.2.5 韩国:开发6G核心技术并探索商业模式

8.3 国际组织及区域组织

8.3.1 国际电信联盟(ITU)

8.3.2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8.3.3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

8.3.4 6G Flagship

第9章 对6G发展的几点思考

9.1 我国的5G应用将为6G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9.2 智慧内生将成为6G的重要特征

9.3 全频段高效利用,满足6G频谱需求

9.4 卫星互联网助力地面网络实现6G全域覆盖

9.5 元宇宙需要6G提供技术支撑

9.6 数字化转型将加速推动6G发展

9.7 6G时代需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

参考文献

认识6G:无线智能感知万物是2022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翔宇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认识6G:无线智能感知万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话万物感知:从传感器到物联网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5G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物联网感知层的技术,带领读者一本书读懂物联网感知技术。
卫星通信干扰感知及智能抗干扰技术 电子书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容量大、传输速率高等优点,不仅在海事、航空、高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而且是发展卫星互联网的核心要素,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之一。但受限于卫星自身特点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卫星通信容易被地面各种各样、无意或有意的射频信号所干扰。本书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星地融合网络特点介绍卫星通信干扰感知和抗干扰技术。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概述、卫星通信干扰分析与仿真、卫星通信系统自适应
5G开启万物智能 电子书
本书重点描述了5G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征、应用场景、未来趋势等,剖析了5G在工业、教育、医疗、VR/AR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落地应用,勾勒了交通、医疗、工业等因5G而产生的深刻变革,并围绕全球格局等做了清晰的介绍,介绍了中国5G的发展战略。
智能无线通信:前沿技术与应用 电子书
全书共分为四篇,涵盖了12章。第1章为第一篇,介绍了无线通信中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算法,重点介绍了无线通信常用的人工智能方法。第2章~第5章为第二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无线通信传输技术中的应用,详细解析了物理层信号处理中的典型案例。第6章~第9章为第三篇,聚焦于人工智能在无线通信组网技术中的应用,深入讲解了资源管理中的典型案例。第10章~第12章为第四篇,讨论了人工智能在语义通信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
智周万物:人工智能改变中国 电子书
“科技改变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带你看人工智能在我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