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庸

话说中庸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南师亲撰之作,澄清前人对“中庸”之误解,阐释“中庸”之精义。

内容简介

《中庸》“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本书指出《中庸》是发挥圣学的宏文,子思旨在阐明孔子之所以为圣人的学养和造诣,既为传统的儒学辩护,又表达自己亲受孔子的教诲而别传圣学心印的精义;《中庸》的要点在于指出学问修养必须先至“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际心性相关的道体和作用。

1998年,南怀瑾先生寓居香港时撰写了本书,这是他少数几部亲自撰写的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南怀瑾(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的话

出版说明

前言

乐朔和子思的对话

何谓《中庸》

宋儒程朱说《中庸》

《中庸》与《中论》

中不中用的中 是《中庸》的中

上论

依文解义先说《中庸》的纲宗

自在从容中道难

入世修行从容中道更不易为

天命之性与地缘人性的异同

形而下的人性与形而上的天性

从人道本位的修行说起

天人之际 鬼神之说

论虞舜姬周的受命于天

祭祀和宗教

“修道之谓教”的治国之道

智、仁、勇的比类发明

治国平天下的九经

治国九经的补充

下论

反身而诚的真识

《中庸》的顿悟与渐修

天地万物存在的元始功能

总结圣道内明外用之学——礼赞孔子

结语

附录一 话说中庸

乐朔和子思的对话

何谓《中庸》

宋儒程朱说《中庸》

《中庸》与《中论》

《中庸》的中

上论

《中庸》的纲宗

自在从容中道难

入世修行从容中道更不易

天命之性与地缘人性

人性与天性

大小的问题

从人本位的修行说起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作风

天人之际 鬼神之说

虞舜和姬周的受命于天

祭祀和宗教

“修道之谓教”与治国之道

五达道与三达德

关于智、仁、勇

治国平天下的九经

治国九经的补充

谋而后动

下论

反身而诚的真识

《中庸》的顿悟与渐修

天地万物存在的元始功能

圣人之道 愚人之行

总结圣道内明外用之学

结语

附录二 南怀瑾先生年谱(简谱)

二〇一五年二月编订

南怀瑾书 时年七十八

话说中庸是2022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南怀瑾。

得书感谢您对《话说中庸》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论自愿为奴 电子书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
影像中的生死课 电子书
这是中国大学中罕见的直面生死的课程,是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取径,研究有明一代最重要的学术运动——阳明学的兴衰。
莫斯科日记 电子书
本书是本雅明生活转折时期最个人化的文本,是了解本雅明本人思想转折的重要作品。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电子书
书中截取了形成早期浪漫派“批评”概念的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机,梳理了早期浪漫派思想家对“批评”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