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全球价值链的测度及应用,致力于测度全球价值链,理清全球价值链相关事实,或者将全球价值链思维运用到传统理论的研究中。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量化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事实,并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重新审视传统研究主题。具体内容包括:测度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和分工地位、全球价值链风险、国内价值链,在研究国际贸易结构、外贸要素含量、汇率、环境等主题时考虑全球价值链分工带来的影响。本书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投入产出分析法。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全球价值链分工现状及其给传统研究主题带来的影响,并熟悉投入产出法在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
作者苏庆义,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已出版《全球价值链:测度与应用》等专著,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China&World Economy等同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撰写时评和内部报告两百余篇,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数十次,主持及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六十余项,多次参加中央及政府部门召开的座谈会。撰写的论文两次人选《世界经济年鉴》评选的年度十佳论文。
曾获得浦山政策研究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特等奖和三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经济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测度
一 引言
二 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的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产业上游度
(二)出口上游度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三 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的测算结果
(一)产业上游度
(二)出口上游度
(三)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位置
四 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的演进规律
(一)估计方法介绍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演进规律
(三)稳健性分析
五 总结
第二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度
一 引言
二 国际分工地位的测度指标及演进机理
三 数据来源和指标构建
四 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评估结果及差异来源
(一)产业技术复杂度
(二)世界主要经济体国际分工地位的评估结果
(三)中国和代表性国家国际分工地位差异的来源
五 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演进评估
(一)中国自身国际分工地位的演进
(二)各因素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变化的贡献度
六 总结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风险测度
一 引言
二 研究框架
(一)经济分析框架
(二)国际政治经济框架
三 全球价值链风险的经济分析
(一)国家层面的分析
(二)产业层面的分析
四 全球价值链风险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
(一)考虑政治关系的全球价值链风险
(二)断供能力的成本—收益分析
五 总结
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测度
一 引言
二 国内地区出口的增加值分解框架
三 数据来源及说明
四 中国省级出口增加值分解结果及分析
五 中国省级出口增加值分解结果的应用
六 总结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结构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理论框架
四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一)数据概要
(二)中间投入矩阵和直接投入要素矩阵
(三)产业生产率和国家整体生产率
(四)各国的要素价格
五 计算结果及分析
(一)出口结构决定因素的分解结果
(二)贸易结构决定因素的分解结果
六 总结
第六章 全球价值链与外贸的要素含量
一 引言
二 测算外贸要素含量的方法
三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数据概要
(二)国内中间投入矩阵和直接投入要素矩阵
四 外贸的要素含量:中美比较
(一)中国对各国外贸的劳动和资本含量
(二)美国对各国外贸的劳动和资本含量
(三)中美两国外贸劳动和资本含量的比较分析
(四)中美两国产业层次蕴含的劳动和资本
五 中国外贸的要素含量:多国比较
(一)出口、进口、净出口蕴含的总劳动和总资本:国别比较
(二)外贸的劳动和资本含量占要素禀赋的比重
六 总结
第七章 全球价值链与汇率
一 增加值贸易核算的由来
二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及其与传统国际贸易核算的区别
三 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均衡汇率评估的影响
四 政策含义
第八章 全球价值链与环境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测算及分解方法
(一)出口引致污染气体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单位出口污染气体排放变动的推动因素
四 数据来源
(一)污染气体直接排放系数向量G
(二)Ad、E和Ec
五 测算及分解结果
(一)中国出口引致的污染气体排放:总量分析
(二)中国出口引致的污染气体排放:质量分析
(三)中国单位出口引致污染气体排放变动的SDA分解结果
六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全球价值链:测度与应用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苏庆义。
得书感谢您对《全球价值链:测度与应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