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区域生产网络构建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中国与东盟区域生产网络构建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生产网络,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构建生产网络的影响因素和价值链升级机制。

该书梳理了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两国构建生产网络分工合作的数理模型,为分析中国-东盟生产网络影响因素构建的影响因素和效应提供理论框架;构建指标度量中国-东盟生产网络中的竞争和合作状态,对要素禀赋和生产率差异、基础设施、投资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东盟生产网络构建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剖析中国-东盟生产网络通过FDI和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应、产业转移和产业关联效应促进价值链升级的机理,并计量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最后,对促进中国-东盟生产网络发展的途径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杨永华,经济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金融系系主任,国际贸易、金融学硕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本,参与专著5本,其1本获云南省社科一等奖,另一本入选201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书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书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书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分割生产与全球生产网络相关概念

第二节 东亚和东南亚生产网络相关研究

第三节 国际分割生产与东亚和东南亚生产网络相关研究

第三章 中国—东盟生产网络形成和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东盟生产网络现状分析

第四章 中国—东盟生产网络中的竞争和合作——来自制造业的证据

第一节 中国—东盟制造业贸易状况

第二节 中国—东盟制造业竞争性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东盟制造业互补性分析

第五章 中国—东盟生产网络形成动因:理论与证据

第一节 中国—东盟生产网络影响因素基本模型

第二节 中国—东盟生产网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和东盟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地位度量方法

第二节 中国和东盟制造业贸易附加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和东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分析

第四节 中国和东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分析

第七章 中国—东盟生产网络对中国产业链升级的影响

第一节 产业链升级的含义和度量方法

第二节 全球生产网络对中国产业链升级的影响机理分析

第三节 计量模型及回归结果分析

第八章 中国和东盟生产网络构建的支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第一节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相关理论

第二节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影响生产网络构建的机制分析

第三节 中国和东盟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影响生产网络的实证分析

第九章 促进中国—东盟生产网络发展的途径

第一节 产业集聚与中国—东盟生产网络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东盟生产网络

第三节 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东盟生产网络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前瞻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与东盟区域生产网络构建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永华。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与东盟区域生产网络构建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东盟能源资源合作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东盟各国能源资源现状,东盟及其成员国实施的主要的能源战略、政策,以及东盟各国能源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了中国-东盟能源合作的基础、制度、领域和成效;从时代背景、战略互信基础、经济发展需求、一体化能源市场推力和新能源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机遇,从内部制约,外部局限,南海争端,非传统安全合作不足以及区外大国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东盟能源合作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中国-东盟能源合作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研究 电子书
互联互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东盟共同体的建成,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现实环境。本书以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分析了当前形势下中国发展与东盟互联互通的背景及政治经济意义,从区域、次区域中国中央及地方和中南半岛国家四个层面解读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相关规划,探讨了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球金融治理变革研究:基于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在回顾公共产品理论、国际公共产品理论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概念、类型、供给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对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演进特点与变革逻辑进行了总结与论述。书中分别从全球层面和区域层面探讨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即后起国变革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秩序的重要动因,同时也探讨了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层面和区域层面推动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实践,并且以东亚实践为例考察
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与中国企业升级 电子书
本书将以全球价值链及其治理理论为支撑,以企业升级为研究主线,深刻分析跨国公司主导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企业升级困境的表现及其形成的机理,目的在于探索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基于分工网络视角分析 电子书
本书在全球开放竞争的视野下,在典型装备制造业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数理模型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路径;然后从产业链分工、价值链分工和区域间分工三维视角,分析分工网络对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