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位历史地理学者行走江湖的田野笔记。执着探寻双城文化基因,真实还原蜀地民生百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由作者的杂论、随笔、序跋等组成。主要内容为作者对巴蜀地区风物与历史文化文化的讲述和见解,对历史和社会时事的反思与评价,对一些学术问题的探析与考量。是兼具通俗性与学术性的以巴蜀地方文化为主题的作品。
全书分为“巴风蜀韵”“烟火江湖”“学海泛舟”“品读经典”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述及巴蜀地域历史文化,第二部分则多为作者以个人丰富经历为基础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化传承、教育民生的独到见解;第三部分为作者为学术论著所作序跋集,涉猎广泛而不失严肃学术色彩,第四部分则为数篇书评,不仅对学术作品深度解读,更阐发了自己的深刻观点。
作者简介
作者蓝勇,四川泸州人。现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组专家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四川巴蜀十佳优秀教师等称号和荣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另著有《巴蜀江湖菜历史调查报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努力做一个食烟火、讲哲理的巴蜀人
第一辑 巴风蜀韵
巴与蜀,中国双子星座文化的代表
三分天下巴蜀人:成都人·重庆人·老四川人
巴人已远去,巴风依旧存
纵横岭谷中的这群重庆人
回故乡之路——“湖广填四川”与三峡大移民
蜀道难——古人行旅的艰辛与智慧
那些正史决不记载的下层生活百态(一)——船夫、纤夫们的灰色生活
那些正史决不记载的下层生活百态(二)——清代的救生捞尸水手
历史学与重庆人文精神的培养
武隆:北纬30度的奇幻山水与人文杰作
从“貌多蕞陋”到“巴蜀美女”——古今巴蜀人体质容颜嬗变
第二辑 烟火江湖
中国辛辣文化与辛辣革命
天下第一锅:重庆火锅
五笑川菜分家者
饮食江湖的灰色内幕
“孤岛城市化”的后遗症忧虑
中国当代“造坝运动”的历史反思
警察持枪站岗的俄罗斯图书馆
风口浪尖日本行有感
由“温汤”名字归属引发的思考
为何长江流域出美女?
明清国家重大工程与地方官民的爱恨情仇
华南虎事件与历史学者的责任
仅一人懂的“绝学”是怎样的学问?
中国古代的历史逻辑与逻辑学误区
高校生男女比例变迁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我的教育梦:“精准学习”下中等教育的“大瘦身”
第三辑 学海泛舟
留住悠悠千古三峡的岁月——《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序
区域历史的别样表述——《重庆历史地图集》序
江湖很热闹,但也混乱无序——《巴蜀江湖菜历史调查报告》序
读万卷书,更行万里路——《中国人文田野》发刊词
封闭下的挑战与拓进——《西南史地》(第一辑)发刊词
搜罗古代重庆历史的载体——《稀见重庆地方文献汇点》序
外国人笔下的巴蜀大地——山川早水《巴蜀旧影》中译本再版序
巴蜀荆楚共同的心灵家园——“麻城孝感乡现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
巴渝文化的活态见证——《活在重庆的宝贝》序
边域治理的文化智慧——《历代王朝治理广西边疆的策略研究》序
边域高原垦殖的历史反思——《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序
地域的异动与传统的传承——《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序
一部中国世俗石刻的编年史——《大足石刻编年史》序
民族历史文化的现代性思考——《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序
生态文明的个案反思——《生态文明的历史借鉴:以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分布变迁为中心的考察》序
僰道向西——《发现天宫山》序
蒲兰田:一位值得我们纪念的西方人——《〈峡江一瞥〉译补图注》序
三百多年前西南风土的琐碎记录与现代诠释——《边州闻见录校补图注》序
第四辑 品读经典
从地理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倒置与回归——兼评李伯重《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
从历史技术与环境互动的角度解剖中国西部——评《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
连续地理剖面的新切入点探索——评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
一部富有时代特色的区域通史——《重庆通史》评介
红烧《水煮重庆》
烟火巴蜀是2021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蓝勇。
得书感谢您对《烟火巴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