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与巴蜀民俗

川剧与巴蜀民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从民俗学视域来研究川剧艺术发展与社会民俗关系的专著。

内容简介

川剧是中国戏曲与巴蜀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其三百年多年发展过程中的几起几落,无不与巴蜀民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从民俗学和戏曲学的不同维度入手,探讨了巴蜀民俗与川剧的共生发展、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本书研究视角独特,资料翔实,并配有数十幅珍贵资料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戏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要参考图书,也是广大戏曲爱好者了解川剧的一本绝佳读本。

作者简介

作者杜建华,研究员,1956年9月出生于重庆市,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分配到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工作至今。1997年被评聘为研究员,2003年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2005年任《四川戏剧》杂志主编,现任四川省川剧研究院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川剧与巴蜀民俗的共生发展

第一节 巴蜀戏剧历史溯源

第二节 “湖广填四川”与川剧的形成

第三节 川剧的崛起与巴蜀民俗文化

第四节 民俗与川剧演出的历史变迁

第二章 巴蜀节庆习俗与川剧演出

第一节 岁时年节习俗与演出剧目

第二节 庙会祭祀活动与川剧演出

第三节 地方特殊庆典与川剧演出

第四节 行会庆典习俗与川剧演出

第五节 民俗的发展与川剧的兴盛

第三章 川剧班社及行业规制

第一节 戏班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戏班的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

第三节 戏班的供奉与禁忌

第四节 拜师学艺与科生培养

第五节 新中国师徒关系的延续及演变

第四章 川剧观演习俗及其变迁

第一节 从万年台到剧场

第二节 传统演出习俗

第三节 新中国川剧演出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第四节 改革开放带来川剧演出习俗的变化

第五章 目连大戏与巴蜀民俗

第一节 川剧目连戏与搬目连

第二节 目连戏与民俗信仰

第三节 人生礼仪习俗的艺术展示

第四节 奇异的巴蜀袍哥礼仪习俗

第五节 目连戏中惊险的绝技绝活

第六章 搬目连之规制与习俗

第一节 基于宗教性的规制和习俗

第二节 搬目连之目的与祭祀仪式

第三节 目连戏中的梨园神事活动

第四节 川剧目连戏之演出规制

第五节 搬目连之行业遵循与民俗事像

第七章 饮食习俗在川剧中的艺术展示

第一节 川菜特色与川剧特征

第二节 民间灯戏与乡村食俗

第三节 祭祀供奉与喜剧表达

第四节 支宾待客的筵席习俗

第五节 雅俗共赏的酒令习俗

第六节 四川食俗风情及嬗变

第八章 川剧中的巴蜀婚嫁习俗

第一节 传统乡村婚嫁习俗与舞台表演

第二节 传统礼法与民间婚俗

第三节 不同阶层、族群的择偶方式

第四节 民国年间的婚姻习俗

第九章 川剧与民间丧葬习俗

第一节 巴蜀丧葬习俗与戏曲

第二节 打围鼓与川剧坐唱

第三节 殡葬、哭丧习俗在川剧中的艺术展现

第四节 幽冥世界的行为想象

第十章 木偶戏与民间祭祀习俗

第一节 四川传统木偶戏的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 木偶戏之演出习俗与特殊供奉

第三节 木偶戏与目连戏

第四节 提线木偶在傩坛戏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川剧与巴蜀民俗是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杜建华。

得书感谢您对《川剧与巴蜀民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寻俗集:钟小馗寻趣味民俗 电子书
宗帅、赵伯衡编著的《寻俗集(钟小馗寻趣味民俗)/漫画民俗系列》通过节庆民俗、二十四节气、生活礼仪、食在有福、技艺传承、人生礼仪五个章节分别诠释中国人世代积累的生活智慧,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人物钟馗为原型创造了诙谐幽默的形象“钟小馗”,以一种轻松好玩的方式讲述中国民俗之趣。书中插图均由手绘水墨画完成,以创新的手法编排整理了我国的文化遗产,表达了作者宣扬传统文化价值并愿加以传承的诚挚之心。本书可以说是一本
田野民俗志.“跨文化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共分4个部分,内容包括:田野作业的学术史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田野作业过程模式理论、田野作业的特殊技术训练、田野作业个案选例。
阿兰·邓迪斯民俗学研究 电子书
阿兰·邓迪斯是20世纪后半期美国民俗学界的代表人物。他在民俗学基本理论方面确立民俗阐释为民俗研究的最终目标,积极推动民俗的语境研究,扩大了民俗的范围;他在民俗学研究方法上融汇历史-地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研究方法;他在民俗学研究实践上对具体民俗事象往往做出异于前人的独到阐释。他的民俗学研究对中国的民俗学发展有启迪意义。本书即是对阿兰·邓迪斯民俗学研究的论述。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城市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主要阐述当代城市与城市产生的文化以及文化塑造城市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