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原理、算法与应用(第四版)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算法与应用(第四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经典教材,作者Proakis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知名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其中前10章讲述了确定性数字信号处理的知识,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及系统的介绍、z变换、傅里叶变换、频率分析以及滤波器设计等。后4章则介绍了随机数字信号处理的知识,主要学习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线性预测、自适应滤波以及功率谱估计。本书内容全面丰富、系统性强、概念清晰。叙述深入浅出,为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精选例题,同时还给出了许多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另外,在各章的最后还附有习题,以帮助读者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作者简介

方艳梅,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研究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工作,发表论文多篇,著作多本。

章节目录

第1章绪论

1.1信号、系统及信号处理

1.1.1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1.1.2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相比的优点

1.2信号分类

1.2.1多通道信号与多维信号

1.2.2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

1.2.3连续值信号与离散值信号

1.2.4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

1.3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中的频率概念

1.3.1连续时间正弦信号

1.3.2离散时间正弦信号

1.3.3谐相关的复指数信号

1.4模数和数模转换

1.4.1模拟信号采样

1.4.2采样定理

1.4.3连续幅度信号的量化

1.4.4正弦信号的量化

1.4.5量化采样信号的编码

1.4.6数模转换

1.4.7数字信号与系统及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

1.5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2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2.1离散时间信号

2.1.1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元素

2.1.2离散时间信号的分类

2.1.3离散时间信号的简单处理

2.2离散时间系统

2.2.1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

2.2.2离散时间系统的结构图表示

2.2.3离散时间系统的分类

2.2.4离散时间系统的互连

2.3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

2.3.1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2.3.2离散时间信号分解为冲激信号

2.3.3LTI系统对任意输入的响应:卷积和

2.3.4卷积的性质以及LTI系统的互连

2.3.5因果LTI系统

2.3.6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稳定性

2.3.7有限长和无限长冲激响应的系统

2.4由差分方程描述的离散时间系统

2.4.1递归和非递归的离散时间系统

2.4.2由常系数差分方程描述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

2.4.3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解

2.4.4线性时不变递归系统的冲激响应

2.5离散时间系统的实现

2.5.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实现结构

2.5.2FIR系统的递归和非递归实现

2.6离散时间信号的相关性

2.6.1互相关和自相关序列

2.6.2自相关和互相关序列的性质

2.6.3周期序列的相关性

2.6.4输入-输出相关序列

2.7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3章z变换及其在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3.1z变换

3.1.1z正变换

3.1.2z逆变换

3.2z变换的性质

3.3有理z变换

3.3.1极点和零点

3.3.2因果信号的极点位置和时域行为

3.3.3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系统函数

3.4z逆变换

3.4.1围线积分法求z逆变换

3.4.2幂级数展开法求z逆变换

3.4.3部分分式展开法求z逆变换

3.4.4有理z变换的分解

3.5z域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

3.5.1有理系统函数的系统响应

3.5.2暂态响应和稳态响应

3.5.3因果性和稳定性

3.5.4零极点抵消

3.5.5多阶极点和稳定性

3.5.6二阶系统的稳定性

3.6单边z变换

3.6.1定义和性质

3.6.2差分方程的求解

3.6.3具有非零初始条件的零极点系统的响应

3.7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4章信号的频率分析

4.1连续时间信号的频率分析

4.1.1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4.1.2周期信号的功率密度谱

4.1.3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1.4非周期信号的能量密度谱

4.2离散时间信号的频率分析

4.2.1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4.2.2周期信号的功率密度谱

4.2.3离散时间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2.4傅里叶变换的收敛性

4.2.5非周期信号的能量密度谱

4.2.6傅里叶变换和z变换的关系

4.2.7倒谱

4.2.8单位圆上有极点的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2.9信号的频域分类:带宽的概念

4.2.10某些自然信号的频率范围

4.3频域和时域的信号特性

4.4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4.4.1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质

4.4.2傅里叶变换的定理和性质

4.5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5章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5.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特性

5.1.1对复指数和正弦信号的响应:频率响应函数

5.1.2正弦输入信号的稳态和暂态响应

5.1.3周期输入信号的稳态响应

5.1.4非周期输入信号的响应

5.2LTI系统的频率响应

5.2.1具有有理系统函数系统的频率响应

5.2.2频率响应函数的计算

5.3LTI系统输出的相关函数和频谱

5.3.1输入-输出相关函数和频谱

5.3.2随机输入信号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

5.4作为频率选择滤波器的线性时不变系统

5.4.1理想滤波器特性

5.4.2低通、高通和带通滤波器

5.4.3数字谐振器

5.4.4槽口滤波器

5.4.5梳状滤波器

5.4.6全通滤波器

5.4.7数字正弦振荡器

5.5逆系统和去卷积

5.5.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可逆性

5.5.2最小相位、最大相位及混合相位系统

5.5.3系统辨识与去卷积

5.5.4同态去卷积

5.6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6章信号的采样与重建

6.1理想的连续时间信号采样与重建

6.2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时间处理

6.3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

6.3.1模数转换器

6.3.2量化与编码

6.3.3量化误差分析

6.3.4数模转换器

6.4连续时间带通信号的采样与重建

6.4.1均匀或一阶采样

6.4.2交叉或非均匀二阶采样

6.4.3带通信号的表示

6.4.4利用带通信号表示进行采样

6.5离散时间信号采样

6.5.1离散时间信号采样和插值

6.5.2带通离散时间信号表示和采样

6.6过采样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

6.6.1过采样A/D转换器

6.6.2过采样D/A转换器

6.7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7章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特性及应用

7.1频域采样:离散傅里叶变换

7.1.1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采样和重建

7.1.2离散傅里叶变换

7.1.3DFT是线性变换

7.1.4DFT与其他变换的关系

7.2DFT的性质

7.2.1周期性、线性和对称性

7.2.2两个DFT的乘法和圆周卷积

7.2.3DFT的其他性质

7.3基于DFT的线性滤波算法

7.3.1在线性滤波中使用DFT

7.3.2长数据序列滤波

7.4利用DFT对信号进行频率分析

7.5离散余弦变换

7.5.1FDCT

7.5.2IDCT

7.5.3DCT是正交变换

7.6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8章DFT的有效计算: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8.1DFT的有效计算:FFT算法

8.1.1直接计算DFT

8.1.2用分而治之的方法计算DFT

8.1.3基2 FFT算法

8.1.4基4 FFT算法

8.1.5分裂基FFT算法

8.1.6FFT算法的实现

8.2FFT算法的应用

8.2.1有效计算两个实序列的DFT

8.2.2有效计算2N点实序列的DFT

8.2.3FFT算法在线性滤波与相关分析中的应用

8.3用线性滤波法计算DFT

8.3.1Goertzel算法

8.3.2调频z变换算法

8.4DFT计算中的量化效应

8.4.1直接计算DFT的量化误差

8.4.2FFT算法的量化误差

8.5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9章离散时间系统的实现

9.1离散时间系统的实现结构

9.2FIR系统的结构

9.2.1直接型结构

9.2.2级联型结构

9.2.3频率采样结构

9.2.4格型结构

9.3IIR系统的结构

9.3.1直接型结构

9.3.2信号流图和转置结构

9.3.3级联型结构

9.3.4并联型结构

9.3.5IIR系统的格型结构和格型梯状结构

9.4数的表示

9.4.1数的定点表示

9.4.2二进制数的浮点表示

9.4.3舍入与截尾引起的误差

9.5滤波器系数的量化效应

9.5.1滤波器系数量化效应的敏感度分析

9.5.2FIR滤波器的系数量化

9.6数字滤波器中的舍入效应

9.6.1递归系统的极限环振荡

9.6.2尺度变换以防止溢出

9.6.3数字滤波器定点实现中量化效应的统计描述

9.7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10章数字滤波器设计

10.1整体考虑

10.1.1因果性及其含义

10.1.2实际选频滤波器的特性

10.2FIR滤波器的设计

10.2.1对称和反对称的FIR滤波器

10.2.2使用窗函数设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

10.2.3采用频率采样方法设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

10.2.4最优等纹波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设计

10.2.5FIR微分器设计

10.2.6希尔伯特变换器的设计

10.2.7线性相位FIR滤波器设计方法的比较

10.3从模拟滤波器设计IIR滤波器

10.3.1用导数逼近设计IIR滤波器

10.3.2用冲激不变设计IIR滤波器

10.3.3利用双线性变换设计IIR滤波器

10.3.4通用模拟滤波器的特性

10.3.5基于双线性变换的数字滤波器设计的一些例子

10.4频率变换

10.4.1模拟域频率变换

10.4.2数字域频率变换

10.5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11章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

11.1引言

11.2以因子D抽取

11.3以因子I内插

11.4以有理因子I/D转换采样率

11.5采样率转换的实现

11.5.1多相滤波器结构

11.5.2滤波器和下采样器/上采样器的相互交换

11.5.3利用级联积分器的梳状滤波器转换采样率

11.5.4抽取和内插滤波器的多相结构

11.5.5有理采样率转换的结构

11.6采样率转换的多级实现

11.7带通信号的采样率转换

11.8以任意因子的采样率转换

11.8.1利用多相内插器任意重采样

11.8.2利用Farrow滤波器结构任意重采样

11.9多速率信号处理的应用

11.9.1移相器的设计

11.9.2不同采样率数字系统的接口技术

11.9.3窄带低通滤波器的实现

11.9.4语音信号子带编码

11.10数字滤波器组

11.10.1均匀滤波器组的多相结构

11.10.2复用转接器

11.11双通道正交镜像滤波器组

11.11.1消除混叠效应

11.11.2准确重构的条件

11.11.3QMF组的多相形式

11.11.4线性相位FIR QMF组

11.11.5IIR QMF组

11.11.6准确重构双通道FIR QMF组

11.11.7子带编码中的双通道QMF组

11.12M通道QMF组

11.12.1无混叠和准确重构的条件

11.12.2M通道QMF组的多相形式

11.13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12章线性预测和最优线性滤波器

12.1随机信号、相关函数和功率谱

12.1.1随机过程

12.1.2平稳随机过程

12.1.3统计(集合)平均

12.1.4联合随机过程的统计平均

12.1.5功率谱密度

12.1.6离散时间随机信号

12.1.7离散时间随机过程的时间平均

12.1.8均值遍历过程

12.1.9相关遍历过程

12.2平稳随机过程的修正表示

12.2.1有理功率谱

12.2.2滤波器参数和自相关序列的关系

12.3前向和后向线性预测

12.3.1前向线性预测

12.3.2后向线性预测

12.3.3格型前向和后向预测器的最优反射系数

12.3.4AR过程和线性预测的关系

12.4正规方程的解

12.4.1Levinson-Durbin算法

12.4.2Schur算法

12.5线性预测误差滤波器的性质

12.6AR格型和ARMA格梯型滤波器

12.6.1AR格型结构

12.6.2ARMA过程和格梯型滤波器

12.7用于滤波和预测的维纳滤波器

12.7.1FIR维纳滤波器

12.7.2线性均方估计的正交性原理

12.7.3IIR维纳滤波器

12.7.4非因果维纳滤波器

12.8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13章自适应滤波器

13.1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

13.1.1系统标识或系统模型

13.1.2自适应通道均衡器

13.1.3电话通道数据传输中的回声消除

13.1.4对宽带信号中的窄带干扰的抑制

13.1.5自适应线谱增强器

13.1.6自适应噪声消除

13.1.7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编码

13.1.8自适应阵列

13.2自适应直接型FIR滤波器――LMS算法

13.2.1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13.2.2LMS算法

13.2.3随机梯度相关算法

13.2.4LMS算法的性质

13.3自适应直接型滤波器――RLS算法

13.3.1RLS算法

13.3.2LDU因式分解与平方根算法

13.3.3快速RLS算法

13.3.4直接型RLS算法的性质

13.4自适应格子-梯型滤波器

13.4.1递归最小二乘方格子-梯型算法

13.4.2其他格型算法

13.4.3格子-梯型算法的性质

13.5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第14章功率谱估计

14.1基于有限长信号观察的功率谱估计

14.1.1能量密度谱计算

14.1.2随机信号的自相关和功率谱估计:周期图

14.1.3使用DFT的功率谱估计

14.2 功率谱估计的非参数化方法

14.2.1Bartlett方法:平均周期图

14.2.2Welch方法:平均修正的周期图

14.2.3Blackman和Tukey图基方法:平滑周期图

14.2.4非参数的功率谱估计器的性能特征

14.2.5非参数的功率谱估计器的计算需求

14.3功率谱估计的参数化方法

14.3.1自相关和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

14.3.2AR模型参数的Yule-Walker求解方法

14.3.3AR模型参数的Burg求解方法

14.3.4AR模型参数的非约束条件的最小二乘方求解方法

14.3.5AR模型参数的顺序估计方法

14.3.6AR模型阶数的选择

14.3.7功率谱估计的MA模型

14.3.8功率谱估计的ARMA模型

14.3.9一些实验结果

14.4滤波器组方法

14.4.1周期图的滤波器组实现

14.4.2最小方差谱估计

14.5功率谱估计的本征分析方法

14.5.1Pisarenko 谐波分解方法

14.5.2具有白噪声的正弦信号的自相关矩阵的本征分解

14.5.3MUSIC算法

14.5.4ESPRIT 算法

14.5.5阶数选择准则

14.5.6实验结果

14.6小结与参考文献

习题

附录A随机数字发生器

附录B线性相位FIR滤波器设计的转换系数表

参考文献

习题答案

索引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算法与应用(第四版)是2014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美]JohnG.Proakis。

得书感谢您对《数字信号处理――原理、算法与应用(第四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内容电商运营 电子书
1.整书的任务书式设计,让实操性更强 基于实操任务式设计,全书共分八大模块,X个任务书,任务书的设计来源于内容运营从业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任务背景、任务要求、任务考核标准、任务实施流程、任务结果、任务总结等。本书任务书式的设计,让学习者从被动变主动,学习效果更好。 2.系统、全面 本书的任务书设计和知识点梳理均是根据内容运营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涵盖了从内容定位、内容规划、内容创作、内容投放、内容管理、内容评价、内容优化的一系列流程;从内容形式到内容性质,包含图文、图集、视频、直播内容,涵盖了多种内容形式和不同维度的内容创作;从自有平台的内容创作到第三方平台的内容投放;系统、全面的涵盖了当今电商领域内容运营的知识点。
全能一本通 电子书
1.内容实用。本书讲述了一些开店技巧与疑难问题解答。这些技巧与解答是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结晶,是实践中的一些宝贵技巧和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对重点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还可以帮助读者利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感悟网店的经营与管理。 2.具有权威性。本书结合淘宝网上多位钻石卖家和皇冠卖家的实际经验,可以使读者轻松地进入淘宝开店,做成第一笔交易。 3.功能新。本书按照2019年新改版的淘宝界面进行教学。所有技术的效果都在淘宝店铺中得到过实际验证,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目前还在持续地创造着惊人的效益。
税务会计实务 电子书
  税务会计是会计的三大分支之一,也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集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一门特种专业会计。《税务会计实务》根据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结合中小企业实际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求遵循税务会计核算内在的逻辑,体现税务会计的新变化和成果,做到清晰明了、循序渐进、条理性强。  《税务会计实务》主要阐述了
人民邮电出版社税务会计 电子书
1. 作者知名度高——本书作者是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财会专业知名专家,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2. 教材内容新——本书根据2019年新的税法和会计准则为依据,对税务会计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了更新; 3. 编写体例巧——根据税务会计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学习内容,按照理实一体的高职教育要求,每个学习任务后面附有练习,每个项目结束附有综合实训,目的在于让学生边学边练,理实一体,在实训过程中掌握税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操作要领,能计算企业常见税费的应缴金额,会办理各税款的纳税申报和相关的涉税会计处理。 4. 教材可读性强——教材在编写时对内容体系、难易程度、案例等方面进行了特殊处理,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易读性; 5. 配套丰富资源,在同类教材中作者知名度高,在同一作者同名书中配套资源好。
人民邮电出版社财经基本技能 电子书
1.搭配微课视频,优化教学效果。 2.优化人民币币种,增加第5版2019人民币票种。 3.报税部分,使用增值税税率及财务报表。 4.优化习题配套。 财经基本技能是财务会计大类的专业基础课,本书能较好地符合教学标准,完美贴合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