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亚洲史背景中,重新理解中国史。

内容简介

有些政治文化的传统,表面上未必会在当时直接改变历史走向,不过,它就像基因一样,终究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历史之中,给后来试图改变现状的人很多暗示,甚至直接影响了历史的选择。本书从三个角度讨论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上篇《皇权与革命》从历史上中国不断“改朝换代”与日本所谓“万世一系”,来分析传统中日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与政治权力结构上的差异;中篇《郡县与封建》指出传统中国与日本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差异;下篇《王权与神佛》讨论了中日两国在政教关系上的不同。

作者简介

作者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教授。原籍福建,1950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006年至2013年担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获选第一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著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同中求异”:寻找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其影响

上篇 皇权与革命: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一 皇帝和天皇:“天无二日”还是“共享天下”

二 忠诚与叛逆:政治伦理的绝对与相对

三 革命与改良:“改朝换代”还是“咸与维新”

四 “革命”还是“放伐”:一个初步讨论

中篇 郡县与封建:国家形态与社会结构

一 成为律令制国家了吗?

二 皇权下县:中国的郡县制与科举制

三 从古代日本到近世日本:亲藩、谱代与外样

四 走向近代:封建与郡县之利弊?

下篇 王权与神佛: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

一 公家、武家、寺家的三足鼎立:从织田信长火烧延历寺说起

二 “皇帝即当今如来”:屈服于政治的中国宗教

三 “权门”与“方外”:中日佛教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差异

四 怎样走出中世纪?

五 不是结论的结论:中日政治文化中的政教关系基因

附录

一 同文同种?还真不一定

二 中世的日本、朝鲜与大明

三 传统东亚邦交中的“名”与“器”

四 作为思想史的政治伦理问题

五 从古琉球史说起:国境内外与海洋亚洲

六 与本书相关的日本史粗略年表

后记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是202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葛兆光。

得书感谢您对《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什么是社会主义?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电子书
本书全面、深入地展现了陈先达先生对于文化及文化自信问题的探讨。
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什么是资本主义?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什么是封建主义?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