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在亚洲史背景中,重新理解中国史。
内容简介
有些政治文化的传统,表面上未必会在当时直接改变历史走向,不过,它就像基因一样,终究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历史之中,给后来试图改变现状的人很多暗示,甚至直接影响了历史的选择。本书从三个角度讨论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上篇《皇权与革命》从历史上中国不断“改朝换代”与日本所谓“万世一系”,来分析传统中日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与政治权力结构上的差异;中篇《郡县与封建》指出传统中国与日本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差异;下篇《王权与神佛》讨论了中日两国在政教关系上的不同。
作者简介
作者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教授。原籍福建,1950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006年至2013年担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获选第一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著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同中求异”:寻找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其影响
上篇 皇权与革命: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一 皇帝和天皇:“天无二日”还是“共享天下”
二 忠诚与叛逆:政治伦理的绝对与相对
三 革命与改良:“改朝换代”还是“咸与维新”
四 “革命”还是“放伐”:一个初步讨论
中篇 郡县与封建:国家形态与社会结构
一 成为律令制国家了吗?
二 皇权下县:中国的郡县制与科举制
三 从古代日本到近世日本:亲藩、谱代与外样
四 走向近代:封建与郡县之利弊?
下篇 王权与神佛: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
一 公家、武家、寺家的三足鼎立:从织田信长火烧延历寺说起
二 “皇帝即当今如来”:屈服于政治的中国宗教
三 “权门”与“方外”:中日佛教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差异
四 怎样走出中世纪?
五 不是结论的结论:中日政治文化中的政教关系基因
附录
一 同文同种?还真不一定
二 中世的日本、朝鲜与大明
三 传统东亚邦交中的“名”与“器”
四 作为思想史的政治伦理问题
五 从古琉球史说起:国境内外与海洋亚洲
六 与本书相关的日本史粗略年表
后记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是202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葛兆光。
得书感谢您对《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