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诗史(啸天说诗)

简明中国诗史(啸天说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的诗史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内容简介

从诗体发展的角度看,近体诗运动的完成,为中国诗史画出了一条分界线。在此以前,为诗体的演化发展阶段:从原始歌谣起,中国诗体之句式由二言、三言、四言、杂言,而五言、七言,体制由古体而近体,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一些诗体兴盛了,一些诗体式微了,经过历史的选择,确定了五七言古近体(细分为:五古、七古、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以及排律)诗为百代不易之体。

在近体诗运动完成以后,是诗体全面成熟并进一步分化整合的阶段:统而言之,是五七言古近体诗相互渗透和影响,具体到个别作家,在诗体的运用上或各有偏长独至,但从总体上讲,五七言古近体在各个时代基本上呈协调发展之势。

作者简介

作者周啸天,号欣托,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长期从事传统诗词研究及创作。

主要著作有:《唐绝句史》《雍陶诗注》《唐诗鉴赏辞典补编》《诗经楚辞鉴赏集成》《史记全本导读》《历代文学读本》《绝句诗史》《元明清名诗鉴赏》《欣托居鉴赏四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介绍

前言

第一章 诗的产生到四言诗

第一节 诗的产生——原始歌谣及其他

一 原始歌谣与劳动节奏

二 诗与乐及舞的联体共生

第二节 四言诗与《诗经》的类型和结构程式

一 《诗经》的成书及其分类

二 《诗经》的体裁:四言诗

三 《诗经》的结构程式:重章叠咏

第三节 《诗经》的思想艺术造诣

一 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 《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第四节 四言诗的变迁和式微

一 四言诗的变迁:石刻文、郊祀歌及其他

二 五言诗的出现和四言诗的式微

第二章 辞体、杂言诗及其他

第一节 从楚歌到辞体

一 楚辞起源于楚声、楚歌

二 楚辞的体制及辞赋之辨

第二节 屈原与楚辞的思想艺术造诣

一 哀怨起骚人: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二 与日月争光的长诗:《离骚》

三 情致缥缈的《九歌》与满怀孤愤的《九章》

四 悲秋之祖:宋玉《九辩》及其他

第三节 从杂言诗到五言诗

一 古诗的体制:齐言诗与杂言诗

二 从汉乐府看杂言诗的兴衰

第四节 汉乐府及其思想艺术造诣

一 乐府、乐府诗和《乐府诗集》

二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乐府的写实倾向

三 悲剧性的《焦仲卿妻》和喜剧性的《陌上桑》

四 体既轶荡,语复真率:汉乐府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 五七言古诗的壮大和新体诗运动

第一节 五言诗的崛起和《古诗十九首》

一 五言诗的诞生及其体制的优长

二 《古诗十九首》及其时代、作者

三 两地相思与伤时失志:“十九首”的内容

四 深衷浅貌,短语长情:“十九首”的造诣

第二节 五言诗的蓬勃发展——建安、正始、太康诗人

一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建安诗人

二 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正始诗人

三 繁文绮合,时见风力:太康诗人

第三节 题材开拓和境界提升——陶渊明及六朝诗人的成就

一 从玄言诗到田园诗:陶渊明的创举

二 回归自然:陶诗开拓的新境界

三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陶诗的造诣

四 极貌写物,穷力追新:谢灵运与山水诗

第四节 五言诗的律化——新体诗运动

一 低昂互节,回忌声病:永明体的产生

二 从清新到绮靡:新体诗与宫体诗

第五节 五言绝句与南北朝乐府

一 五言四句体和南朝乐府

二 北朝乐府与《木兰诗》

三 文人联句与绝句的产生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七言诗

一 七言诗体及文人的早期创作

二 俊逸鲍参军:文人七言诗的成熟之作

第四章 古近体诗体大备及创作繁荣

第一节 五言律诗的成立与七言诗的丕变

一 中国诗史的光辉篇章:唐诗

二 新制迭出,格律形成:初唐的五言律诗

三 初唐的七言古诗:四杰体

四 以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及其他

五 与齐梁划清界限:陈子昂

第二节 山水田园诗与五言近体的升华

一 “盛唐气象”和唐诗的繁荣

二 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三 诗中有画,深契禅机:王维的山水诗

第三节 边塞诗与七古、七绝的发皇

一 边塞诗及其在盛唐的勃兴

二 边塞诗的重要体裁:七绝和七古

三 慷慨激昂,着眼政治:高適《燕歌行》

四 为西部传神写照:岑参的边塞诗

五 “七绝圣手”王昌龄及其他

第四节 盛唐诗的极诣——诗仙李白

一 时代的动荡与李白的生平

二 政治、山川、风月:李白的题材

三 无可仿效的天才发抒:李白的造诣

四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影响

第五章 古近体诗的持续繁荣

第一节 诗界的开拓和律诗的发皇——诗圣杜甫

一 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及其生平

二 赋到沧桑句便工:杜甫与时事诗

三 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与律体

四 摅民间疾苦,集诗艺大成:杜甫的影响

第二节 诗到元和体变新——白居易等中唐诗人

一 稍厌精华,渐趋淡净:大历诗人

二 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新乐府

三 诗到元和体变新:白居易与叙事诗

四 缠绵的元稹诗及言浅讽深的张王乐府

五 诗豪刘禹锡与骚人柳宗元

第三节 追求不美之美——中唐另类诗人

一 险怪生僻,好为奇崛:韩孟诗派

二 瑰奇谲怪,惨淡经营:诗鬼李贺

第四节 唯美诗风与迟暮情怀——李商隐等晚唐诗人

一 清新俊爽,雄姿英发:杜牧七绝

二 典丽精工,余味曲包:李商隐及无题诗

三 亡国之音哀以思:韦庄等唐末诗人

第六章 古近体诗的另辟蹊径

第一节 从唐音到宋调——宋初诗人创作轨迹

一 主意与主情:宋诗与唐诗风格比较

二 从宗唐开始:白体、晚唐体与西昆体

三 由古淡到雄瞻:梅苏与欧阳修

第二节 宋诗鼎盛与江西诗派——苏轼等元祐诗人

一 荆公绝句妙天下:王安石的造诣

二 无一字无来处: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三 才思横溢,兴味盎然:苏轼的造诣

第三节 重大主题与日常题材——陆游与中兴诗人

一 南渡前期的感喟哀时之作

二 集中十九从军乐:爱国诗人陆游

三 陶成瓦砾亦诗材:杨万里的小品诗

四 偶回光景到桑麻:范成大与《四时田园杂兴》

第四节 从江湖派到遗民诗

一 从清空到小巧:江湖派诗人

二 诗风野逸清瘦的永嘉四灵

三 烈士的悲号与遗民的哀歌

第七章 古近体诗的回潮与新潮

第一节 守成与出新

一 挑战与机遇并存:元明清诗人的创作处境

二 江山代有才人出:元明清的诗论与创作

第二节 从宗宋到学唐——金元诗人

一 推宗苏黄,亲和宋诗:元好问及金代诗人

二 近体主唐,古体主选:刘因等元代诗人

第三节 明代诗人学唐得失及其他

一 诗必盛唐:明代诗歌的创作主流

二 涉笔有博大昌明气象:高启与明初诗人

三 超元越宋,直攀唐人:前后七子及其他

四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和竟陵派

第四节 清诗的复兴和诗界革命

一 南朝情结:吴伟业等“江左三大家”

二 王士禛“神韵说”及其他

三 宗宋派诗人:查慎行与厉鹗

四 袁枚“性灵说”及其他

五 百样飘零只助才:黄景仁的造诣

六 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等近代诗人

七 融新理想入旧风格: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附录 中国文学讲演录

参考书目

简明中国诗史(啸天说诗)是2018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啸天。

得书感谢您对《简明中国诗史(啸天说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时间之诗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阎志多年来所写的诗歌的合集。全书分为挽歌与纪念、风过耳、少年辞、明天的诗篇、童年的鸟五部分,诗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折射了思考的火花。这些诗,有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本真的追问,有对被格式化了的城市生活的审美观照……每一首诗都蕴藏着深厚的内涵,且语言细腻,想象力丰富。
诗画中国·梦长安 唐诗经典涂色集 电子书
内容提要唐诗内容之丰富、语句之精妙,反映出中文独特的美感。本书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唐诗描红涂色书,精选了36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匹配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用生动可爱的Q版形象演绎诗中情景,用孩子喜欢的插画方式还原诗词大意,把诗词内容图像化。书中人物Q萌可爱,场景道具精致细腻,让人过目难忘,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同时,书中还搭配了硬笔书法描红练习。本书集读诗或背诗、练字、涂色等多种玩法
诗路衢江 电子书
这是一本诗集。主要描写的是衢州的山水、人文、地理。诗选多以诗人为主轴,按年代罗列诗篇。少数诗人如杨万里,抛下书本,面对真山真水,灵感自然流露,就有更多草市小村浅滩深潭收入笔底。而本土诗人的足迹就更广泛,他们深入穷乡僻壤,苦心孤诣,让藏于深闺好山佳水因诗而辉映成趣,过往的日子保留存档。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