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抗病种质资源研究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抗病种质资源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抗病种质资源研究》针对目前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在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中存在的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利用黑龙江省为晚疫病常年发生区的有利条件,从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晚疫病菌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研究入手,在明确其群体遗传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在晚疫病抗病育种的抗源鉴定方面进行研究,利用有效的抗源筛选方法鉴定出适合黑龙江省当前气候和栽培条件的晚疫病抗源。

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马铃薯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第二节 马铃薯晚疫病概况

一、马铃薯晚疫病的起源与发生

二、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

三、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

四、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马铃薯晚疫病群体表现型结构研究进展

一、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

二、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进展

三、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药剂敏感性研究进展

第二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基因型结构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研究进展

一、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的历史和现状

二、马铃薯晚疫病抗病类型的研究与应用

三、野生种和近缘栽培种在抗晚疫病育种中的应用

四、分子标记技术在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中的应用

五、晚疫病抗源评价方法及抗性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

六、我国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表现型结构研究

第一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一、病菌采集

二、培养基制备

三、病菌分离、纯化

四、病菌保存

五、病菌的复壮

第二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三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四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四章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一节 2004-2006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基因型结构的EST-SSR分析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二节 2005-2013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基因型结构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五章 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研究

第一节 晚疫病田间自然抗性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二节 马铃薯抗源材料的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三节 室内离体叶片鉴定与田间自然抗性鉴定晚疫病抗性的相关性

一、室内鉴定与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的相关性分析

二、讨论

第四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抗源的块茎抗性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第五节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抗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参考文献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抗病种质资源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作者金光辉。

得书感谢您对《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抗病种质资源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疆林木种质资源波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分册 电子书
本书分为总论、各论两篇,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林木种质资源概况、特色林木种质资源评价、各县市林木种质资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管理现状、防护林种质资源、经济林种质资源、城乡园林绿化树种种质资源。
玉米及马铃薯主要病虫草鼠害的识别与防治 电子书
本书稿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玉米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第二部分为马铃薯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第三部分为草害的识别与防治;第四部分为鼠害的识别与防治。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种质资源 电子书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介绍了保护区自然条件,第二章介绍了保护区植被及特点,第三章介绍了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的内容与方法,第四章介绍了保护区林木种质资源的概况,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了针叶树种、阔叶树种和珍稀树种、古树名木及野生树种,第八章介绍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管理与利用。
旱地马铃薯、玉米种植实用技术 电子书
本书分为作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农药化肥常识、实用技术回答等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马铃薯、玉米、常见马铃薯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常见玉米病虫害诊断与防治、马铃薯主要品种、玉米主要品种等。
图说食用菌高效栽培(全彩版) 电子书
本书以图说的形式较为全面地对食用菌菌种制作、平菇高效栽培、香菇高效栽培、双孢蘑菇高效栽培、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介绍,并提供了某些食用菌高效栽培的实例。另外,本书设有“提示”“注意”等小栏目,配有大量的食用菌生产照片,内容全面翔实,通俗易懂,操作性和实用性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食用菌实用技术图书。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结晶,适合食用菌菌种制作和高效栽培的企业、合作社、菇农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