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得到独家首发】战略管理专家冯唐从管理讲透古今胜者之道,看1300多年兴衰成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冯唐成事学的核心和案例库。冯唐40年多遍研读、3年潜心梳理《资治通鉴》,将治人治世的上乘智慧,融合麦肯锡战略思维,从成事角度深度解读1300年历史中的人性、谋略、兴衰、处世,归纳成这部现代人读得懂、用得上的实操指南。
本书用《资治通鉴·周纪》群雄破局制胜的案例,讲当代成事之道,写给职场人、管理者、想要领先一步的所有人。
作者简介
作者冯唐,1971年生于北京,诗人、作家、投资人。1998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美国埃默里大学MBA学位,2000—2008年,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2009—2014年,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华润医疗集团创始CEO,2015年始,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
已出版作品:长篇小说《欢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女神一号》;短篇小说集《安阳》《搜神记》;散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三十六大》《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无所畏》《成事》《春风十里不如你》;诗集《冯唐诗百首》《不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读透《资治通鉴》,过好在地球上的一生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
二、冯唐凭什么讲《资治通鉴》
三、我们怎么学《资治通鉴》
周纪一
三家分晋: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是秩序
1.组织最重要的是维护秩序
2.管理体系,是不可违背的“礼”
3.汇报线,是不能逾越的“分”
4.职位、待遇,是要珍惜的“名”
5.宁做守成的CEO,不作不死
6.合理跟随,职场新人成长得更快
智伯之死:战略抉择切忌“既要……还要……”
1.智宣子任人唯才:失误是抛弃了“仁”
2.赵简子任人唯贤:看到跟随的能力
3.留后路:明确你的战略目标
4.智伯挑衅四邻:除了愿景,竞争手段也很重要
5.智伯出卖谋士:有一种坦诚叫傲慢
6.智伯之死:才胜于德的悲剧
君王之仁:管理者的德行修养
1.礼貌:吸引人才的名片
2.守信:提升管理效率的捷径
3.格局:让人甘愿跟随的最大魅力
4.胸襟:能听到真话的前提
5.虚心:能获得好的指点的态度
文侯选相:选人的五大原则
1.贫贱才是傲娇的资本
2.贫贱的人应该有风骨
3.选人的五个原则
4.考量人才,不能只看功劳
狠人之用:如何用好“狠人”
1.吴起的狠人行为
2.狠人后果:能成事,但混不下去
3.困局之时,用“狠人”才有破局的可能
在德不在险:学会战胜人性的弱点
1.吴起谏魏武侯:称霸“在德不在险”
2.领导自夸,你该如何接话
3.管理必修课:想要成事,先要有“德”
4.护城河:企业的五个核心竞争力
吴起PK田文:用人原则以事为先
1.狠人输给低调同事:同侪压力与竞争策略
2.人才管理的三大原则和两个维度
子思谏卫侯:用人要学会“抓大放小”
1.用人关键是“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2.管理者做决策要有纠错机制
3.在职场中如何听到不同的声音
齐国大夫:解决信任难题靠的是纠错能力
1.要信任,但不要百分百信任
2.谨防审计功亏一篑的“结果管理”环节
3.想要及时准确地听到真话,请用好审计团队
4.现代企业的审计目的与方法
周纪二
商鞅入秦:破局的关键是用好奇才
1.破局的关键是奇才
2.奇才厉害,管好奇才的人更厉害
3.爱面子也是成事的驱动力
4.用好奇才,必须要有心胸
商鞅与甘龙之辩:成大事者不与众谋
1.如何快速在新公司里站稳脚跟
2.如何在新公司推行重大变革
3.让一把手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
4.有智慧的人制定决策,一般的人去执行
5.到底哪些人需要参与决策
商鞅的成事方法论:业绩第一
1.业绩至上是商鞅变法最关键的一点
2.商鞅成事的三大基础条件
3.“商鞅驭民五术”是对商鞅最大的误读
4.从管理角度看商鞅变法的利弊得失
徙木立信:如何建立信任
1.徙木立信:商鞅成功PR
2.对付权贵,商鞅用法立威信
3.一套方法持续十年,就是企业文化
4.狠人尚且看重信誉,何况善人
5.如何让别人听你的
以贤为宝:最宝贵的资产是什么
1.魏惠王的“社会性死亡”事件
2.一统天下的为什么不是齐国
3.人一生最重要的七件事
4.冯唐三宝:智慧、善良、美
围魏救赵:如何面对同侪压力
1.同侪压力:如何避免恶意竞争
2.身处逆境:看脚下,不断行,莫存顺逆
3.从战略的角度如何去看待“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战略管理的两大核心素养
1.和CEO比较法―快速增长管理智慧
2.善用“决策树”找答案
3.判断“何时竞争”,顺势而为
4.战略大忌:只看自己想看的东西
5.战略建立的基础:对大量数据的分析
6.功臣田忌“跳槽”:人才什么时候要考虑流动
智取河西:成大事的人都是好演员
1.狠人的共同优点:结构化思维与表达
2.成大事的人都是好演员
3.论总体管理效率,诚信比使诈强
赵良说商鞅:做人要积德,做事要有度
1.宁可不如人,也要有德有度
2.靠德行成事,靠暴力自取灭亡
3.失德过多,会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俘虏
4.凭本事以德服人,不要欺负人
孟子见魏惠王:“反内卷”第一人孟子
1.孟子谈仁义:道理很对,但对君王“没用”
2.子思谈治国:先让人富裕,再讲远大理想
3.司马光评论:利益和仁义其实是一回事
4.管理者应如何应对激烈竞争
苏秦合纵六国:强弱联合很难,弱弱联合必败
1.与其“内卷”,不如做大
2.权谋对于成事者最不重要
3.弱者联盟不堪一击
4.合作达不到预期才是人性
5.关键时刻会说漂亮话很重要
孟尝交友:高明的管理不要求绝对的忠诚
1.人才储备的正确方向
2.高明的管理者不要求下属百分之百忠诚
3.团队需要“鸡鸣狗盗之徒”
4.用好“鸡鸣狗盗之徒”的三个关键
缪留谏韩王:现代管理中如何“权力制衡”
1.分权的种种隐患
2.管理者分权的矛盾
3.现代管理中如何选拔继任者
周纪三
魏国新君:用好自然之力顺势而为
1.用好自然之力顺势而为
2.顺境要不着急,逆境要不断行
3.如何做到顺势而为
张仪说魏王:利用人性之善成事更长久
1.战术往往利用人性的弱点
2.一脑当事,万难必解
3.利用人性之善成事更持续、更长久
不如伐蜀:在不够强大前,先拿增量
1.做关键成功要素的自我评估
2.做好领导,让下属把话说完
3.在不够强大前,先拿增量
燕王哙让子之:只能有一个最终决策者
1.子承父业,难在智慧传承
2.让贤是为了获得更大贤名
3.一山二虎,两虎俱亡
4.违背人性的事情难以为继
5.管理只能有一个决策者
张仪欺楚:贪是人性,不贪是理性
1.弱者占到的便宜,是别人挖的坑
2.上当受骗的标志:贪婪且自信
3.实力是用谋的前提
4.靠得住的还是本事
千金买骨:性价比最高的口碑营销
1.燕昭王“千金买骨”:千古第一揽才胜略
2.“千金买骨”背后实际是广告效应
3.“千金买骨”的破局之用
4.如何用好“千金买骨”的效应
张仪好忙:职场上的进退之道
1.强国外交,也靠耳旁风
2.古今男性三大弱点:金子、女子、孩子
3.唯贤是用是管理的核心
4.成事的路上,好好照顾自己
息壤之约:用契约防范信任危机
1.建立信任,契约先行
2.维护脆弱的信任
3.成事的路上要多感恩
4.麦肯锡信任公式
5.签订契约,避免信任危机
胡服骑射:如何应对新事物的进入
1.赵武灵王:临危受命的“神童天花板”
2.冷兵器时代,人和马都有KPI
3.管理大忌:一个机构多个决策者
周纪四
齐王之死:危急时刻,不出昏招就是胜利
1.危急时刻,不出昏招就是胜利
2.齐湣王与宋康王:摊子大的更能“作”
3.乐毅伐齐: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
4.什么时候该用快招、险招
5.齐王之死:有些东西,有不如无
负荆请罪:管理好自己的好胜心
1.渑池之会:将相不和的导火索
2.负荆请罪:将相同心的开始
3.业绩不向辛苦低头
4.用好自己的好胜心
乐毅攻齐:管理君臣关系的四个关键
1.君臣关系的危机:信任太难
2.君臣关系失和:失败的根本原因
3.君臣关系的保全之道:功成身退才是大智慧
4.管理君臣关系的四个关键
齐王疑田单:底层逻辑还是利益冲突
1.齐王“揽功”,巧妙解决猜忌
2.田单以退为进,化解“伴虎”危机
3.维持君臣关系,要有远见、明事理
4.君臣关系的底层逻辑:利益冲突
田单伐狄:持续成事,要保持“饥饿”
1.能听负面的声音,是大智慧
2.成事的最大阻碍,是没有决心
3.管理的核心,是保持“饥饿”
4.如何保持“饥饿”
黄歇说秦王:制定战略要视阶段而定
1.秦国强大后,却陷入战略困境
2.黄歇借古喻今,说服秦王远交近攻
3.如何制定好的战略
周纪五
范雎入秦:战略笃定,人才能应对起伏
1.“能忍抗打”的纵横家
2.高明的表达话术
3.精准识别好领导
4.“远交近攻”,得一寸是一寸
范雎说秦王:自保又能达到目的的表达技巧
1.范雎借古喻今,靠“内卷”上位
2.范雎报仇,十年不晚
3.仇恨让因果衔接
触龙说赵太后:有效沟通的五个原则
1.太后的难题:要国家,还是要儿子
2.触龙沟通化解“无解难题”
3.冯氏沟通五原则
纸上谈兵:管理者如何选人、育人、用人
1.战略的失败
2.选人的失败
3.用人失败的后果
4.业绩是用人的金标准
5.年轻人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
一言一城:处理危机的沟通技巧
1.巧舌如簧的范雎,被苏代说服
2.信任,是范雎说服秦王的关键前提
3.虞卿献奇谋,一言换一城
子顺谏魏王:好的战略“不与众谋”
1.智慧不常见,常识不常有
2.制定战略,要“不与众谋”
3.如何制定制胜的战略
4.大势不可违,但你依然有选择
毛遂自荐:如何在关键时刻向上一步
1.毛遂抓住机会,脱颖而出
2.毛遂反客为主,不辱使命
3.如何在关键时刻向上自荐
奇货可居:历史上最成功的风险投资案例
1.吕不韦成就了战国最成功的风险投资
2.“奇货可居”是个揭示人性的故事
胜者心法:资治通鉴成事之道是2023年由磨铁图书出版,作者冯唐。
得书感谢您对《胜者心法:资治通鉴成事之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