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事立法研究:共识、问题与对策

民商事立法研究:共识、问题与对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探讨民商法背景下的立法实施,解决供给侧改革问题,实现国内法制与国际接轨。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近年来民商事领域重要立法的实施情况,立足于民法典编撰的时代背景,着眼于以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对民商事立法的共同理念、模式选择以及整体布局进行宏观的全景式研究,又对民商事法律体系中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破产法、票据法、银行法、信托法和知识产权法在内的多个部门立法的前沿问题进行中微观层面的深入探究。本书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在民法典编纂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理解与探讨民法与商法的关系;二是如何在做到尊重经济规律,立足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有效解决改革过程中的民商事立法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的任务;三是如何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国内民商事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要编撰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民商立法模式研究

第一节 民商关系及其立法争议与共识

第二节 从私法史再看民商互动关系

第三节 《民法典》:民商互动的最新立法范例

一 通用型条款

二 融合型条款

三 转引条款

第四节 民商事立法共同理念的提炼

一 私法自治理念

二 民商耦合理念

三 私法圈层理念

四 以形式主义为主、以经验主义为辅的立法理念

第五节 我国民商立法不足及后续立法模式选择

结语

第二章 物权法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物权法的立法背景考察

一 物权法的立法理念

二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三 物权法的立法特点与时代特征

第二节 我国物权立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 物权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

二 物权法的实施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民法典》物权编编纂的重点与难点

一 《民法典》物权编关于通则部分的规定

二 《民法典》物权编关于所有权部分的规定

三 《民法典》物权编用益物权规定

四 《民法典》物权编担保物权规定

第三章 合同法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合同法的立法理念

一 保护信赖

二 保护信赖的理由

三 维护诚信

第二节 我国合同立法中几个重要问题的立法沿革

一 无权处分合同制度

二 债权让与制度

三 请求权制度

第三节 《民法典》合同编的主要立法特点

一 放弃缔约过失责任保护信赖利益

二 完善无权处分合同制度以保护交易安全

三 重新重视请求权制度的规范功能

第四章 公司法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公司法的立法背景检视

一 公司法现代化改革的特点

二 公司法现代化基本内涵之解读

第二节 公司法现代化与公司形态改革

第三节 我国公司立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 尚未完全体现现代公司法理念

二 公司形态的改革尚未调整到位

第四节 我国公司法修改的重点与难点

一 立足统一立法体例的现实,通过调整公司形态来提高公司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形态调整构想

三 建立针对不同公司形态,配置多样化的规范,提高对公司的规制水平

第五章 证券法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证券法立法理念的检视与重构

一 立法理念的基本界定

二 证券法立法宗旨之界定与重塑

第二节 我国证券法基本原则的重新阐释

一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与投资者风险自负原则

二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 意思自治与政府适度干预原则

四 诚实信用原则

第三节 我国证券立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 证券法功能定位依然不尽科学

二 证券法律法规体系不尽完善

三 公司证券法律修订的及时性不足

第四节 新一轮证券法修订实施的重点与难点

一 证券法调整范围的重构及后续实施完善

二 证券发行全面注册制的立法及其分步实施

三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持续完善

四 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实施

五 证券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与实施

第六章 保险法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保险法律法规概况

一 法律

二 行政法规

三 司法解释

四 部门规章

第二节 保险法的立法理念

一 人本理念

二 客观理念

三 平衡理念

四 社会责任理念

五 全球视野理念

第三节 保险法的立法原则

一 保险法立法的基本原则

二 保险法立法的特别原则

第四节 我国保险法修改的重点

一 被保险人的权益保障

二 保险妨碍代位的规范

第五节 我国保险法修改的难点

一 理赔难

二 中间性保险类型争议

第六节 我国保险法的立法优化路径

一 保险合同法与保险业监理法,究竟是“合”还是“分”?

二 在保险合同的立法分类上,“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之“二分法”,是坚守还是扬弃?

三 消费者权益保障

四 妨碍代位

第七节 典型法条案例及分析

一 代位求偿权分析

二 被保险人权利的保障案例

三 旅客强制责任险分析

四 保险人不当理赔案例

五 法定免责条款适用中的人身保险纠纷案例

第七章 破产法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破产法立法价值取向的演变

一 维护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价值

二 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博弈平衡

第二节 破产法立法原则的再认识

一 公平原则

二 效率原则

三 权益均衡原则

第三节 我国破产立法现状及其修改难点

一 破产法适用对象单一

二 破产重整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序破产制度亟待重构

第四节 完善我国破产法的对策和建议

一 扩大破产法适用范围,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二 全面推广出售式重整,提高破产处置的质量和效率

三 重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制度

第八章 票据法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我国票据法立法理念的审思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对安全至上立法理念正当性的反思

第二节 我国票据立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 削弱了票据的流通性

二 违背了票据无因性原则

三 限制了票据的信用融资功能

四 部分条款的可操作性差

五 尚存在许多法律空白

第三节 我国票据法修改的重点与难点

一 关于以流通为中心的立法理念

二 关于票据无因性原则

三 关于票据的信用融资功能

四 关于票据抗辩制度

第九章 银行法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银行法立法理念的更新

一 维护金融安全与提高金融效率相结合

二 鼓励引导金融创新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相结合

三 法律的本土化与法律的国际化相结合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立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 《商业银行法》调整范围过于狭窄

二 《人民银行法》与中央银行履职变化不相适应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市场化操作不足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国际银行业立法改革的比较研究

一 英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

二 印度银行业存款保险制度改革

第四节 我国银行法修改的重点与难点

一 制定“银行业法”取代《商业银行法》

二 修订《人民银行法》强化中央银行的履职能力

三 构建以市场化为基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

四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第十章 信托法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信托立法理念:以财产权利为核心

一 财产权利的法学视角

二 以财产权利为核心的信托

三 信托财产权利的法理解释

第二节 信托立法改进:由表决权信托出发

一 表决权信托的内涵

二 表决权信托对立法的要求

第十一章 知识产权法立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的立法演进

一 立法框架的演进

二 立法内容的演进

三 立法原则的演进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 分散立法造成多头执法

二 多层级立法存在权利位阶差异大

三 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多致使冲突重复多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修改的重点与难点

一 统一立法,制定知识产权法总则

二 及时废改立,因应信息时代

三 增补立法,随科技文化进步革新发展

第四节 科技成果立法与知识产权立法

一 科技成果权的客体

二 职务科技成果立法新趋势

民商事立法研究:共识、问题与对策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郑泰安。

得书感谢您对《民商事立法研究:共识、问题与对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第6辑) 电子书
武汉大学出版《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中国首本知竞领域学术刊物,旨在提供权威交流平台。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疑难问题和裁判规则解析 电子书
一线法官办案经验系统梳理专业实用依据民法典和时新司法解释深度解析聚焦113个实务疑难问题破解疑难提炼137个裁判规则指引精准全面
生态权研究 电子书
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关注生态权,用生态权的思想构筑或者修正法律制度,这也是本书主要的理论贡献。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5辑) 电子书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简称《知竞研究》)是由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湖北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以书代刊形式的学术性连续出版物,每年出版两辑。本刊力求汇集百家观点、砥砺学术思想、凝聚学术共识、研拟法治策略,赓续往学,推陈出新,力争为推动中国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略效绵力。
家事法研究(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丛刊,本书为2016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