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国文课

民国国文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民国国文课》选优精髓,值得研究。

内容简介

民国文化可谓承上启下,既延续了前清的儒学,又开启了新文化的序幕。在不过三十多年的民国时期里,名家辈出,诸如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胡适、林语堂、鲁迅、徐志摩等,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身体力行极大地丰富了这个时代。因此,我们再度研究民国文化,并予以取长补短,对今人而言还是很有裨益的。基于此,《民国国文课》从海量的民国课文中优中选优,屡经斟酌,并力争做到宁缺毋滥,从而提炼出阅读价值、彰显出民国课文精髓的篇章,分享给读者朋友。

作者简介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祖籍浙江海宁。1877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县,早年屡考乡试不中,1899年,任上海《时务报》书记校对。1901年赴日留学,归国后开始其“独学”阶段。1911年后,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1925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1927年6月,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浙江省海宁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夏华,曾在某大学任教,现专职研究古典文化,为多家文学类期刊长期供稿。$$$$$王国维(1877-1927),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和人文学科的第一大学者,他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人间词话》是他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十大美学经典名著之一,其中提出的境界说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他一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而成就卓越,多有创新,在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字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代表作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是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均成就卓越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卒于1927年,享年51。王氏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为近代以来所仅见。其生平著作甚多,身后遗著收为全集者有《王忠悫公遗书》,《王静安先生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等数种。$$$$$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祖籍浙江海宁。1877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县,早年屡考乡试不中,1899年,任上海《时务报》书记校对。1901年赴日留学,归国后开始其“独学”阶段。1911年后,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1925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1927年6月,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王国维(1877-1927),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和人文学科的第一大学者,他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人间词话》是他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十大美学经典名著之一,其中提出的境界说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国学大师,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生平著作六十二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一称《王国维遗书》)的有四十二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22岁起,他到上海《时务报》报馆做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在罗振玉的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3部著作。l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避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7年6月,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王国维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史学家、美学和文艺理论家。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卷一     掬一捧似水年华

壹  纪元旦/林语堂

贰  我的母亲/胡适

叁  年味忆燕都/张恨水

肆  中年/梁实秋

伍  匆匆/朱自清

陆  人生哲学的第一课(节选)/艾芜

柒  蛇与塔/聂绀弩

捌  过去(节选)/郁达夫

玖  葡萄架下的回忆/石评梅

拾  养花人的梦/艾青

卷二      温雅间暗香浮来

壹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贰  谦让/梁实秋

叁  樱花/茅盾

肆  白金的女体塑像/穆时英

伍  我在英国时的房东/徐訏

陆  野草/夏衍

柒  鹰之歌/丽尼

捌  稻草人/叶圣陶

玖  发现自己:庄子/林语堂

拾  送别/李叔同

拾壹  风雨中忆萧红/丁玲

拾贰    弟兄夜话(节选)/蒋光慈

卷三     有生时求知不倦

壹  乐园失掉了吗/林语堂

贰  我的漫画/丰子恺

叁  大学一解(节选)/梅贻琦

肆  看镜有感/鲁迅

伍  罗马/朱自清

陆  文化的稳定性/林语堂

柒  知堂先生/废名

捌  谈酒/周作人

玖  两个“?”/丰子恺

拾  读伊索寓言/钱钟书

拾壹  周东封与殷遗民/傅斯年

拾贰  从焚书到读书/叶圣陶

卷四     忧国忧民忧天下

壹  白马湖之冬/夏丏尊

贰  古渡头/叶紫

叁  没有秋虫的地方/叶圣陶

肆  中国的日夜/张爱玲

伍  人权与女权/梁启超

陆  海燕/郑振铎

柒  万物之母/许地山

捌  梦与现实/郭沫若

玖  做一个战士/巴金

拾  芦沟晓月/王统照

拾壹  毁灭/胡也频

拾贰  归航/郁达夫

卷五     人世间笃志躬行

壹  说梦/朱自清

贰  论伟大/林语堂

叁  大明湖之春/老舍

肆  生命/沈从文

伍  泰戈尔在我家/陆小曼

陆  论八股文/周作人

柒  胯下之辱/巴人

捌  司马迁发愤/郭沫若

玖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

卷六     最美年华遇到你

壹  初恋/周作人

贰  人间四月天/林徽因

叁  春夜的幽灵/台静农

肆  小城三月(节选)/萧红

伍  窗外的春光/庐隐

陆  再别康桥/徐志摩

柒  蝶恋花/王国维

捌  毋忘草/梁遇春

玖  雨巷/戴望舒

拾  霸王别姬/张爱玲

拾壹  创造宣言/陶行知

作者小传

民国国文课是2015年由竹石文化出版,作者王国维。

得书感谢您对《民国国文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电子书
普利策奖得主代表作,一部关于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的“极繁”个人史,她成就了俄国霸业,是权力游戏里的真女王。
麦肯锡文案写作与沟通技巧 电子书
适读人群 :职场人士 1.全面揭示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的商务文案写作秘诀及沟通说服技巧,帮你提升书写水平、直击沟通盲点。 2.本书对麦肯锡经典的金字塔原理、MECE法则、SCQOR故事展开法、电梯演讲法等关键概念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读,通过广泛列举相关案例来说明解决问题的技巧,并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通过大量图表清晰地表达出来,让所有问题化繁为简,增强了本书的易读性和实用性。
空降总监治乱记 电子书
     16字管理箴言:以静制动,先立后破,遇事则急,遇人则缓   ●天涯社区推荐并首发,15万多网友点击阅读,4000多顶贴,80%以上网友惊呼书中的故事如同发生在自己公司,近乎100%的网友认为书中内容正是他们需要的!   ●企业高管以职场故事的形式为你诠释管理的真谛,既学到了知识也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比励志小说更励志,因为本书不仅给了你做好管理的信心,更给了你如何做好管理的方法!   ●企业高管16年管理实战经验无私分享,典型的管理场景再现,具操作性的管理解决方案!   ●一本让生产、销售、研发、财务、人资都能即学即用、各取所需的好书!原来管理就是这样简单!   ●免费加入读者QQ群,作者解惑,同行交流,人脉拓展……应有尽有!
高效写作:培养终身受用的写作力 电子书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写作也是有方法可循,加以适当的练习,你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写作高手。
黄同学漫画中国史:清末民初那些年 电子书
国内首部以漫画的形式讲述清末民初——中国近现代历史浓墨重彩的开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