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研究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索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的多元文化渊源、交流途径与文化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故事类型分析为基础,对1900-2000年间流传在鄂尔多斯地区的近600则蒙古族民间故事文本进行研究,析出335则故事文本纳入163个ATU故事类型编号,并根据同型异文情况,新增23个类型编码,完成《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在故事叙事研究方面,对动物故事、喇嘛故事、英雄故事与机智人物故事四大故事群体进行角色功能、母题和情节特征、叙事主题等研究。在故事的传播研究方面,对故事家朝格日布讲述的“汉族故事”与汉族明清小说、田清波神父搜集的《阿尔扎布尔扎汗》与印藏流传的《三十二个木头人》等故事文本进行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李丽丹,1979年生,湖北松滋人,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民间文学与古代文学研究,主持完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18-20世纪中国异类婚恋故事研究》(2013年),先后在《外国文学研究》《民俗研究》《民族文学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概观

第一节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第二节 无对应编码故事概观

第三节 性别叙事视角下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讲述、搜集与整理

第二章 动物故事研究

第一节 动物故事的角色功能与叙事模式

第二节 动物故事的主题

第三节 动物故事的角色与形象

第四节 动物故事的形成与意义

第三章 英雄故事研究

第一节 英雄故事的情节与类型

第二节 英雄故事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英雄故事母题与英雄史诗母题

第四节 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比较研究之争

第五节 英雄对手:蟒古思的角色与类型

第四章 喇嘛故事研究

第一节 喇嘛故事概况

第二节 喇嘛故事的主题

第三节 喇嘛形象的类型

第四节 喇嘛形象的文化心理分析

第五章 机智人物故事研究

第一节 鄂尔多斯蒙古族机智人物故事及研究概况

第二节 鄂尔多斯蒙古族巧女故事解析

第三节 机智的少年与老人

第四节 巴拉根仓故事

第六章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汉族故事”研究

第一节 “汉族故事”界说及判别标准

第二节 《王外外的故事》与汉族文化之关系

第三节 “丁郎寻父”:失而复得的“汉族故事”

第七章 《阿尔扎波尔扎罕》《三十二个木头人》《魔尸》与《鹦鹉故事》

第一节 《阿尔扎波尔扎罕》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柏烈伟《蒙古民间故事》与汉译《三十二个木头人》

第三节 中国当代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与印度民间故事

第四节 《阿尔扎波尔扎罕》与印度、中国西藏民间故事

结语

附录:部分故事集中无对应ATU编码文本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研究是202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丽丹。

得书感谢您对《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潮阳方言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潮阳方言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潮阳方言的语音系统、连续变调、文白异读、重叠式、范围副词、象声词、训读字,以及潮阳方言形容词的程度状语补语与宾语,潮阳方言动词“去”的形态变化及其语法功能,潮阳话的本地字等方面的内容。
地点理论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学术热点“地点理论”的专著。
家庭负担系数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对当前我国居民家庭支出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英汉使役动词研究 电子书
每一种语言都有表达使役的动词和构式,谈语言谈语法必谈使役用法,英汉表达使役概念和使役意义的方式非常丰富。本书探讨了常用的英汉使役构式的异同、动词及物性、非典型使役构式等。以大量的例证说明构式题元角色分析法、标记论和使役过程重写法能较好地分析和解释非典型使役构式,反身代词这一角色的句法表现对于各类非典型的使役动词使役性的解读起重要作用。
“宁可”类复句研究 电子书
“宁可”类复句是何种关系的复句,不仅关涉前后小句的语法语义关系,更涉及对“宁可”词性的认定及词汇化等诸多问题。本书在句管控理论的指导下,深入探讨现代汉语层面的“宁可”类复句在句群中的地位,进而蠡测其在篇章衔接中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本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与“宁可”类复句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宁”标语言单位的问题、“与其……宁可……”的配搭问题、“宁可”类复句加“但”及相互转化的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