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人生三书”

龙应台“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龙应台为“人生课”交出的三本“作业”,重新认识突然“长大”的儿女。

内容简介

1.《孩子你慢慢来(20年纪念版)》

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作很深刻的思索,很不思索的热爱。面对初生至童 年、少年时期的两个孩子(华飞、华安),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 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后来,15岁的“底笛”(弟弟)说:“有时候,妈妈带我们在草原上放风筝。草原那么大,草绿得出水,我们躺下来,看风筝在天空里飞。我觉得我可以一辈子躺在那里。”

  

后来,19岁的“葛格”(哥哥)说:“尽管我们之间一直有这种成长的‘拔河’,母亲却仍然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个,用她的语言来说,‘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而最初,34岁的母亲(龙应台)说:“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2.《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

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龙应台新版笔记+安德烈授权发表的照片+华人世界各地读者的感动来信。

“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MM……”

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14岁。当她卸任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马英九市长亲自前往德国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长,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树木保护等措施),重新有时间陪家人过日子的时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岁青年大学生,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脸上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自己的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多岁;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龙应台无论如何要认识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从此,他在德国,她在香港,他到香港,她到台湾,母子俩用了长长的3年时间相互通信——“18岁那一年”,“年轻却不清狂”,“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学生哪里去了”,“为谁加油”,“你知道什么叫21岁”,“独立宣言”,“向左走,向右走”……平等得令人惊讶,坦率得近乎痛楚。

他们原来也可能在他18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她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

3.《目送(5年纪念版)》

书中七十四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作者简介

作者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33岁着手写《野火集》抨击时弊,21天内再版24次,对中国两岸发生深远的影响。34岁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至今未毕业,且成绩不佳——“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目送

代序 你来看此花时

I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

雨儿

十七岁

爱情

山路

寂寞

(不)相信

1964

明白

什么

共老

如果

跌倒——寄K

牵挂

胭脂

寒色

散步

为谁

俱乐部

回家

五百里

菊花

母亲节

两本存折

幸福

最后的下午茶

Ⅱ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寻找

忧郁

我村

海伦

火警

薄扶林

黑帮

金黄

杜甫

舞池

手镯

江湖台北

四千三百年

阿拉伯芥

普通人

首尔

Sophistication

雪白的布

星夜

卡夫卡

常识

淇淇

狼来了

新移民

蔚蓝

花树

乱离

时间

距离

苏麦

莲花

慢看

Ⅲ 满山遍野茶树开花

幽冥

缴械

年轻过

女人

假牙

同学会

关山难越

老子

走路

眼睛

语言

注视

关机

冬,一九一八

魂归

孩子你慢慢来

序 蝴蝶结

初识

那是什么

终于嫁给了王子

野心

欧嬷

写给怀孕的女人

他的名字叫做“人”

啊!洋娃娃

寻找幼稚园

神话·迷信·信仰

男子汉大丈夫

渐行渐远

读《水浒》的小孩

一只老鼠

葛格和底笛

高玩

放学

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触电的小牛

跋 我这样长大/华飞

跋 放手/华安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 龙应台

连结的“份” / 安德烈

第1封信 十八岁那一年

第2封信 为谁加油?

第3封信 逃避国家

第4封信 年轻却不清狂

第5封信 对玫瑰花的反抗

第6封信 一切都是小小的

第7封信 有没有时间革命?

第8封信 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

第9封信 两种道德

第10封信 烦恼十九

第11封信 阳光照亮你的路

第12封信 让豪宅里起战争

第13封信 向左走,向右走

第14封信 秘密的、私己的美学

第15封信 菩提本非树

第16封信 藏在心中的小镇

第17封信 你是哪国人?

第18封信 哪里是香格里拉?

第19封信 问题意识

第20封信 在一个没有咖啡馆的城市里

第21封信 文化,因为逗留

第22封信 谁说香港没文化?

——菲力普给安德烈的信

第23封信 缺席的大学生

第24封信 下午茶式的教养

第25封信 装马铃薯的麻布袋

第26封信 孩子,你喝哪瓶奶?

第27封信 二十一岁的世界观

第28封信 给河马刷牙

第29封信 第二颗眼泪

第30封信 KITSCH

第31封信 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

第32封信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长?

第33封信 人生诘问

第34封信 你知道什么叫二十一岁?

第35封信 独立宣言

第36封信 伟大的鲍勃·迪伦和他妈

龙应台 在时光里

龙应台“人生三书”是2015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龙应台。

得书感谢您对《龙应台“人生三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不如任性过生活:经典版 电子书
人要任性,但是也要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可以放肆去想,大胆去做,又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一定要有自己把日子过好的能力,在最想做事情的时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有时候,我们会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一点也不复杂。人生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活得快乐。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种花,
菜根谭 电子书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关于待人、做事、修心、处世、接物之道。一个“静”字串联全书。一本让你在纷繁的尘世可以宁静从容的书。关于待人:宁默毋躁,宁拙毋巧不宜暴怒,不宜轻弃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关于做事: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关于修心:寸心洁白,百代清芬天机清澈,胸次
小窗幽记 电子书
《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菜根谭》并称“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胜在深刻,《围炉夜话》胜在平实,《小窗幽记》则胜在多姿多彩。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他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有“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的立身处世之道,有“自古人生何其乐”的悠闲之姿态,还有关于语鸟名花、清泉白石的旖旎妙想。语语峭丽、字字珠玑,在看似无用的闲情中寻找快乐与
浮生六记 电子书
《浮生六记》是中国古典散文中最美好的散文,沈复以不事雕琢的语言和纯朴真挚的感情写出了他与挚爱芸娘平凡日子里的诗意栖居。二人一起谈论诗词歌赋,品评李杜诗篇;夜游沧浪亭赏月,感慨宇宙之大而情致不存;结伴去看庙会,芸女扮男装新奇快意;借住仆妇家,种菜养菊,饮酒啖蟹,布衣菜饭,可乐终生。沈复爱好游山玩水,侍弄瓶花,与友人小聚,吟诗作画,一生淡泊名利,潇洒不羁;而芸娘,自制梅花食盒、活屏风,拔钗沽酒,不爱珠
愿你成为最好的女子:经典版 电子书
百万畅销书作家、《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开讲啦》特邀讲师、《新周刊》年度生活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经典畅销之作。 新增2.5万字新内容,蔡澜谈女人精华全收录。了解女人,看这一本书就够了。 70余年与女人打交道的亲身经历,坦露对女人真实的观点。既有好女人的气象,又有女人不可爱的缺点;既能看到美好的一面,也充满自省、努力成为更好的女子的启示。 金庸、倪匡、黄霑、亦舒、鲁豫、陈晓卿、许知远、谢霆锋、沈宏非、沈星、林依轮、黄佟佟 十点读书、今日头条、《三联生活周刊》、二更视频、CCTV《开讲啦》、CCTV《看点》、《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盛赞。 愿你成为好的女子。不要——嫉妒、攀比、八卦、懒惰、多疑、自私、控制欲;而要——礼貌、温柔、克制、勤奋、宽容、自信、看得开。 国际知名、《纽约时报》赞誉的插画师苏美璐手绘插画,“中国美的书”获得者、超级畅销书设计师熊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