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场

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伊莎白(Isabel Crook),1915年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外国语大学荣誉教授,多伦多大学荣誉博士。1938年获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辅修人类学。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四川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进行人类学调查。1942年与英国记者大卫·柯鲁克(David Crook)在英结婚。二战结束前夕,曾入伦敦经济学院(LSE)攻读人类学博士,后因夫妇同赴华北采访并调查解放区土地改革,中断学习。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加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创建工作。他们夫妇曾合著出版《十里店》二卷(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Ten Mile Inn; Ten MileInn: Mass Move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阳...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伊莎白(Isabel Crook),1915年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外国语大学荣誉教授,多伦多大学荣誉博士。1938年获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辅修人类学。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四川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进行人类学调查。1942年与英国记者大卫·柯鲁克(David Crook)在英结婚。二战结束前夕,曾入伦敦经济学院(LSE)攻读人类学博士,后因夫妇同赴华北采访并调查解放区土地改革,中断学习。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加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创建工作。他们夫妇曾合著出版《十里店》二卷(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Ten Mile Inn; Ten MileInn: Mass Move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阳邑公社的头几年》(The First Years of Yangyi Commune)。

俞锡玑(1914-2006年),浙江德清人。著名儿童教育学家,中国幼儿教育学会创始人之一。1937年,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毕业后于北京协和医学院随医疗社会服务部创始人蒲爱德(IdaPruitt)学习。1938-1941年,辗转奔赴西南大后方,以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National Christian Council of China)乡村服务部干部的身份,参加四川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与伊莎白一同进行人类学调查。1941-1946年,在华西齐鲁联合医院社会服务部和树基儿童学园福幼园工作;1946-1948年,在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48年6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进修“儿童福利”课程,1949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华西大学教育系、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

兴隆场是201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加】伊莎白(IsabelBrown)。

得书感谢您对《兴隆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差序治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分层互动——以后税费时期的花镇为例 电子书
以后税费时期的花镇为例,介绍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的乡村治理。
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模式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村社会工作机构资源拓展的本土化经验和策略。
中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理论篇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绿十字”的乡建理念;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绿十字”乡建实践四要素;乡建未来展望;行进中的“绿十字”乡建实践共五章。
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从不同侧面对“华中乡土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初步展示。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近世中国) 电子书
这是一部关于胡适研究的代表作,可以说任何想认识胡适,认识胡适的时代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