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朱杰人时论散文集

中国结:朱杰人时论散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出版人朱杰人的时论和散文集,涵盖时论、散文随笔和出版论文。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三编:上编“时论”,主要来自《文汇报》的“虚实谈”专栏和“文汇论坛”专栏,如《读“百年大计”》《“连续作战”有感》等。中编“散文随笔”,包括学术随笔和写人、记事的文章,如《和语文教师谈谈文字学》《风度与修养》等。下编“出版论文”,则是作者对出版业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总结,如《拥抱时代机遇提高人才竞争力》《好的装帧书的灵魂》等。

作者简介

编者朱杰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经学、朱子学的研究与组织工作。主编有《朱子全书》《朱子全书外编》《朱子著述宋刻集成》《元明刻本朱子著述集成》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一

序言二

写在前面的话

上编 时论

谈“百年大计”

“连续作战”有感

无可非议的六千元收入

漫画与古籍的联姻

呼唤更多的学术基金会

文化的投入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上海的色彩

强化国际意识

消费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人大效率”

提倡大学教授到中学兼课

何必溢美

由孟丽昭入党想到的

十五万册!

“马上办科”

儒家文化是建设的文化

“下海”以后

“炒一炒”学术如何

从《三国》歌曲想到《涛声依旧》

“吃公”的“二房东”

愿“热线”变冷

广告行为

图书馆热

愿永葆微笑

如此修典

提倡双休日读点书

曹雪芹故乡何其多

“吃文化”

何处看《商鞅》?

“成功学”的背后

树立创新意识

手剥小核桃

享受足球的快乐

君子不器

急不得

媚俗的代价

还学术一片净土

三只眼睛看书城

喜闻大学生进国青队

加强诚信教育

衣食足而思文化

骡马上岗的启示

吴文俊的实话

足球出城与京剧下乡

诚信动真格

北京“膀爷”与上海“睡衣”

以新中国的速度前进

喜气洋洋

满街红旗满目星

期待宽容

易中天于丹走红的背后

捍卫古文

另一种“恶俗”:假新闻与伪学术

“车让人”的文化要义

儒家价值同样有普世性

人之所以为人

中编 散文随笔

和语文教师谈谈文字学(一)提倡学一点文字学

和语文教师谈谈文字学(二)仓颉作书的传说

和语文教师谈谈文字学(三)目中之形与意中之形

和语文教师谈谈文字学(四)“波者水之皮”之谬

和语文教师谈谈文字学(五)叔来与拾麦

和语文教师谈谈文字学(六)许慎与《说文解字》

风度与修养

学会“严格的节制”

中国人吃蜗牛

羞辱后的发愤

学者的责任感

重视索引之学

“愿意终身在彷徨觅路之中”

宋代的爊鸭

宋代的劳务市场

东坡请饭

苏渊雷先生小传

胡庆余堂的楹联

古文今译得失谈

破“门户之见”

在程俊英先生追悼会上的讲话

朱熹后裔在韩国

韩国的朱子后裔

中年诸葛亮

台湾学者林庆彰

香港科技大学访问记

书与教授与书房

榕城祭吴适

中国结

一本成语词典

作为吉祥物的麋鹿

不堪回首:与妈妈有关的日子

莲花

我与田浩

朱子家礼的现代演绎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朱熹?

忐忑城大行

朱昌均与韩中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

致十七子

下编 出版论文

拥抱时代机遇 提高人才竞争力

好的装帧 书的灵魂

不当“刘姥姥”

你的名字叫“智慧”

给您一个智慧的人生

刹刹出版跟风之风

学术出版的春天是否来临?让我们真诚地期待

大学社改制:历史的拐点

改制 大学社的历史拐点

为大众构建亲近学术平台

责任与激情的产物

阅读新药会让我们致癌吗?

学术出版是需要门槛的

传统出版:不要太过悲观

改革进取,促进出版社可持续发展

中国结:朱杰人时论散文集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杰人。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结:朱杰人时论散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徐志摩散文集 电子书
   徐志摩是中国文化界的热点,经久不衰且历久弥新。作为新月派的一个代表诗人,徐志摩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被誉为“现代诗仙”。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是中国现代新诗的杰出代表。
且饮集:朱天曙谈艺 电子书
本书所收录的二十九篇随笔,是作者二十年来零散地发在各种报刊上的,长短不拘,散谈文人艺事。这些文章,大体分成三组,有的是作者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有的是课堂上的讲稿,有的是师友新著的读后感想,还有作者个人学习书画篆刻的心得和海外见闻。书里所讨论的内容,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作者各阶段的学习心得,是作者对艺术认识历程的记录。
邮人说邮 电子书
本书是一位退休“老邮政”纵谈邮政与集邮的专著。从一个“邮”字说起,或赏邮论邮,邮话连篇;或读信品信,牍海流连;或耕耘方寸,乐此不疲;或钟情文献,尽情采撷;或志在邮史,拾贝共享;也曾游来游去,觅邮交友,其乐融融。作者从事邮政(电)工作三十余年,爱邮、敬邮,多少年来以“邮人”的角色专注于“邮”海泛舟,由于其扎实的文化功底和丰富的邮政经历,因而内容涉猎广泛,资料翔实;议论常纵横捭阖,叙述亦文采飞扬;既有
侣人星球 电子书
旅行是一场耗时漫长的拼图游戏,我们将整段的时光拆成碎片,在其中找到最柔软的一片,摆进相框。这个相框无边无界,于是我们不断经历,不断拆散,又不断拼接,直到我们将整张地图拆碎,拼成梦中的田野和故里。旅行是个多么生动又充满了聚散的字眼,那些见闻和故事,是每一个枯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是每一次砥砺前行里的人间值得。所谓无巧不成书,巧的不光是我们遇见了你,还遇见了自己,遇见了零落世间的片片灵魂。我们在无所适从
大堰看水人 电子书
谁都没有意料到,战功赫赫的连长苏叫天,竟然转业成为南海大堰板壁岩段的一名看水人,并且,他的命运就被锁定在那个人迹罕至的高山险绝之处。苏叫天不解、不满,但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凭着超常的毅力,克服了深刻的孤独,也消解了众人的误会。与他相伴的,是一条叫巴别尔的小狗,还有墙壁上那首读不懂的《豳风·七月》……无意中,他重逢儿时的发小李长顺,并与其家人建立了超乎寻常的友谊。长顺死后,他与长顺之妻演绎了一条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