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四川格西沟国家自然保护区:高山森林孕育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鸟类图鉴》收录240种野生鸟类,是西部观鸟参考书籍。
内容简介
四川格西沟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3年,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北部的河口镇。保护区内有20余座海拔在4000m以上的高山,且分布有面积广大的森林,垂直带谱明显,类型复杂多样,孕育了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中段,属于中国地貌三大阶梯中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的区域,在为长江上游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生态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鸟类多样性能够表征鸟类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栖息环境的良好程度,是体现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能直接地反映生态环境的优劣。本书收录了作者常年在四川格西沟国家自然保护区调查整理的鸟种19目56科240种常见野生鸟类,配以简要的特征介绍和藏语音译,可以作为野生动物调查人员及观鸟爱好者在四川西部或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观鸟参考书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一、 鸡形目
(一) 雉科 Phasianidae
1. 斑尾榛鸡
2. 雪鹑
3. 黄喉雉鹑
4. 藏雪鸡
5. 勺鸡
6. 高原山鹑
7. 血雉
8. 白马鸡
9. 环颈雉
二、 雁形目
(二) 鸭科 Anatidae
10. 斑头雁
11. 赤麻鸭
12. 绿头鸭
13. 斑嘴鸭
14. 绿翅鸭
15. 琵嘴鸭
16. 赤嘴潜鸭
17. 普通秋沙鸭
三、 □□目
(三) □□科 Podicipedidae
18. 小□□
四、 鸽形目
(四) 鸠鸽科 Columbidae
19. 岩鸽
20. 雪鸽
21. 山斑鸠
22. 火斑鸠
23. 珠颈斑鸠
五、 夜鹰目
(五) 夜鹰科 Caprimulgidae
24. 普通夜鹰
(六) 雨燕科 Apodidae
25. 白喉针尾雨燕
26. 白腰雨燕
六、 鹃形目
(七) 杜鹃科 Cuculidae
27. 噪鹃
28. 大鹰鹃
29. 中杜鹃
30. 大杜鹃
七、 鹤形目
(八) 秧鸡科 Rallidae
31. 白骨顶
32. 黑水鸡
(九) 鹤科 Gruidae
33. 灰鹤
34. 黑颈鹤
八、 鸻形目
(十) 鹮嘴鹬科 Ibidorhynchidae
35. 鹮嘴鹬
(十一) 鸻科 Charadriidae
36. 金眶鸻
37. 环颈鸻
(十二) 鹬科 Scolopacidae
38. 孤沙锥
39. 红脚鹬
40. 白腰草鹬
41. 矶鹬
(十三) 鸥科 Laridae
42. 普通燕鸥
九、 鹳形目
(十四) 鹳科 Ciconiidae
43. 黑鹳
十、 鲣鸟目
(十五) 鸬鹚科 Phalacrocoracidae
44. 普通鸬鹚
十一、 鹈形目
(十六) 鹭科 Ardeidae
45. 白鹭
46. 牛背鹭
十二、 鹰形目
(十七) 鹰科 Accipitridae
47. 胡兀鹫
48. 高山兀鹫
49. 秃鹫
50. 凤头蜂鹰
51. 草原雕
52. 金雕
53. 松雀鹰
54. 雀鹰
55. 黑鸢
56. 大鵟
57. 喜山鵟
58. 普通鵟
十三、 鸮形目
(十八) 鸱鸮科 Strigidae
59. 领角鸮
60. 灰林鸮
61. 纵纹腹小鸮
62. 雕鸮
十四、 犀鸟目
(十九) 戴胜科 Upupidae
63. 戴胜
十五、 佛法僧目
(二十) 翠鸟科 Alcedinidae
64. 普通翠鸟
十六、 啄木鸟目
(二十一) 啄木鸟科 Picidae
65. 蚁䴕
66. 斑姬啄木鸟
67. 棕腹啄木鸟
68. 星头啄木鸟
69. 赤胸啄木鸟
70. 黄颈啄木鸟
71. 大斑啄木鸟
72. 三趾啄木鸟
73. 黑啄木鸟
74. 灰头绿啄木鸟
十七、 隼形目
(二十二) 隼科 Falconidae
75. 红隼
76. 燕隼
77. 游隼
十八、 鹦鹉目
(二十三) 鹦鹉科 Psittacidae
78. 大紫胸鹦鹉
十九、 雀形目
(二十四) 莺雀科 Vireonidae
79. 红翅鵙鹛
80. 淡绿鵙鹛
(二十五) 山椒鸟科 Campephagidae
81. 长尾山椒鸟
82. 短嘴山椒鸟
(二十六) 卷尾科 Dicruridae
83. 黑卷尾
84. 灰卷尾
(二十七) 伯劳科 Laniidae
85. 虎纹伯劳
86. 红尾伯劳
87. 棕背伯劳
88. 灰背伯劳
89. 楔尾伯劳
(二十八) 鸦科 Corvidae
90. 松鸦
91. 喜鹊
92. 星鸦
93. 红嘴山鸦
94. 达乌里寒鸦
95. 秃鼻乌鸦
96. 小嘴乌鸦
97. 大嘴乌鸦
98. 渡鸦
(二十九) 山雀科 Paridae
99. 火冠雀
100. 黄眉林雀
101. 黑冠山雀
102. 煤山雀
103. 褐冠山雀
104. 沼泽山雀
105. 大山雀
106. 绿背山雀
(三十) 百灵科 Alaudidae
107. 长嘴百灵
108. 细嘴短趾百灵
109. 凤头百灵
110. 小云雀
111. 角百灵
(三十一) 扇尾莺科 Cisticolidae
112. 棕扇尾莺
113. 山鹪莺
(三十二) 蝗莺科 Locustellidae
114. 斑胸短翅蝗莺
(三十三) 燕科 Hirundinidae
115. 崖沙燕
116. 家燕
117. 岩燕
118. 金腰燕
119. 烟腹毛脚燕
(三十四) 鹎科 Pycnonotidae
120. 黄臀鹎
(三十五) 柳莺科 Phylloscopidae
121. 褐柳莺
122. 华西柳莺
123. 棕腹柳莺
124. 棕眉柳莺
125. 橙斑翅柳莺
126. 黄腰柳莺
127. 黄眉柳莺
128. 暗绿柳莺
129. 乌嘴柳莺
130. 西南冠纹柳莺
(三十六) 树莺科 Cettiidae
131. 棕脸鹟莺
132. 强脚树莺
133. 黄腹树莺
134. 异色树莺
135. 栗头树莺
(三十七) 长尾山雀科 Aegithalidae
136. 黑眉长尾山雀
137. 花彩雀莺
138. 凤头雀莺
(三十八) 莺鹛科 Sylviidae
139. 金胸雀鹛
140. 宝兴鹛雀
141. 白眉雀鹛
142. 棕头雀鹛
143. 褐头雀鹛
144. 中华雀鹛
145. 红嘴鸦雀
146. 棕头鸦雀
(三十九) 绣眼鸟科 Zosteropidae
147. 纹喉凤鹛
148. 白领凤鹛
(四十) 林鹛科 Timaliidae
149. 斑胸钩嘴鹛
150. 棕颈钩嘴鹛
151. 红头穗鹛
(四十一) 幽鹛科 Pellorneidae
152. 灰眶雀鹛
(四十二) 噪鹛科 Leiothrichidae
153. 矛纹草鹛
154. 斑背噪鹛
155. 大噪鹛
156. 眼纹噪鹛
157. 白喉噪鹛
158. 橙翅噪鹛
159. 黑头奇鹛
(四十三) 旋木雀科 Certhiidae
160. 霍氏旋木雀
161. 高山旋木雀
(四十四) 䴓科 Sittidae
162. 普通䴓
163. 栗臀䴓
164. 白脸䴓
165. 红翅旋壁雀
(四十五) 鹪鹩科 Troglodytidae
166. 鹪鹩
(四十六) 河乌科 Cinclidae
167. 河乌
168. 褐河乌
(四十七) 椋鸟科 Sturnidae
169. 八哥
170. 灰椋鸟
(四十八) 鸫科 Turdidae
171. 灰头鸫
172. 棕背黑头鸫
173. 赤颈鸫
174. 斑鸫
175. 宝兴歌鸫
(四十九) 鹟科 Muscicapidae
176. 红喉歌鸲
177. 白须黑胸歌鸲
178. 白腹短翅鸲
179. 蓝眉林鸲
180. 白眉林鸲
181. 金色林鸲
182. 红胁蓝尾鸲
183. 白喉红尾鸲
184. 蓝额红尾鸲
185. 赭红尾鸲
186. 黑喉红尾鸲
187. 北红尾鸲
188. 红腹红尾鸲
189. 红尾水鸲
190. 白顶溪鸲
191. 紫啸鸫
192. 斑背燕尾
193. 黑喉石□
194. 灰林□
195. 乌鹟
196. 橙胸姬鹟
197. 棕腹仙鹟
(五十) 戴菊科 Regulidae
198. 戴菊
(五十一) 花蜜鸟科 Nectariniidae
199. 蓝喉太阳鸟
(五十二) 岩鹨科 Prunellidae
200. 领岩鹨
201. 鸲岩鹨
202. 棕胸岩鹨
203. 褐岩鹨
204. 栗背岩鹨
(五十三) 雀科 Passeridae
205. 山麻雀
206. 麻雀
207. 褐翅雪雀
208. 白腰雪雀
209. 棕颈雪雀
(五十四) 鹡鸰科 Motacillidae
210. 山鹡鸰
211. 黄鹡鸰
212. 黄头鹡鸰
213. 灰鹡鸰
214. 白鹡鸰
215. 树鹨
216. 粉红胸鹨
(五十五) 燕雀科 Fringillidae
217. 燕雀
218. 白斑翅拟蜡嘴雀
219. 灰头灰雀
220. 暗胸朱雀
221. 林岭雀
222. 高山岭雀
223. 普通朱雀
224. 拟大朱雀
225. 曙红朱雀
226. 红眉朱雀
227. 酒红朱雀
228. 长尾雀
229. 斑翅朱雀
230. 白眉朱雀
231. 红眉松雀
232. 金翅雀
233. 黄嘴朱顶雀
234. 红交嘴雀
235. 藏黄雀
(五十六) 鹀科 Emberizidae
236. 灰眉岩鹀
237. 小鹀
238. 三道眉草鹀
239. 黄喉鹀
240. 灰头鹀
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见鸟类识别手册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杨楠。
得书感谢您对《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见鸟类识别手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