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情采论

中国电影情采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用中国传统文论观念研究电影,总结中国电影情采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文论经典《文心雕龙》中的“情采”观为基础进行“电影情采”美学范畴的建构与阐发,再以“电影情采”美学为核心,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电影创作观和电影批评范式,并将之运用于中国电影的分析,以总结出中国传统电影情采的风格与特点,为研究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提供一种新的观念和方法。

本书采用跨学科研究、文本细读、文献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及本书建构的“剖情析采”电影批评范式展开论述和研究,尝试将中国文论中的概念和文艺观念转化、移植、融合到电影学领域,为“中国电影学派”的本土理论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谢群,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专任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上篇 “电影情采”的理论建构

第一章 “电影情采”美学及旨归

第一节 “情采”理论溯源

第二节 “电影情采”的概念阐释

第三节 “电影情采”美学及其特点

第二章 “以情统采”的电影创作观

第一节 以情为经:为情而造文

第二节 “情采失衡”的创作倾向

第三章 “剖情析采”的电影批评范式

第一节 重情轻采:中国电影批评的范式与特点

第二节 剖情析采:基于“电影情采”美学的批评范式

下篇 中国电影情采论

第四章 重情厚意:中国电影“情”论

第一节 情本位:中国电影的重“情”思想

第二节 思无邪:中国电影中的“道德情感”

第三节 感物吟志:中国电影中的“情志”表达

第五章 从“情”到“情采”:萌芽时期的中国电影情采

第一节 炫目与惊异:电影之“采”的最初体验与实践

第二节 质朴与清奇:艺术探索时期的中国电影情采

第六章 要约写真:中国传统电影情采的特点

第一节 电影民族化问题与中国电影情采

第二节 “要约写真”电影情采的形成

第三节 声画交融:中国传统电影情采的完善

第四节 “要约写真”电影情采的成熟与当代传承

第五节 中国“要约写真”电影情采的思想根源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电影情采论是2022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谢群。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电影情采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银皮书:2020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 电子书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2020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概述、2020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渠道分析、2020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效果研究、2020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类型研究、2020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问题与策略。
银皮书:2013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 电子书
本书是在对201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梳理总结的前提下,在建立并完善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出了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意见、建议,内容包括201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内容研究、201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效果研究、201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渠道多样性研究、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等。
红楼梦女儿情 古风涂色线描集 电子书
《红楼梦》原著中的众位女子,用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命运起伏描绘出一幅幅让人难忘的画卷,成为整本《红楼梦》的灵魂。本书作者以程甲本《红楼梦》为基础,结合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创作,希望能用手中的画笔再现大观园里钟灵毓秀的人物角色。本书共有36幅插画,使用了当下流行的古风漫画风格,以十二钗为主线,结合原著中那些让人难忘的经典情节,辅以精致的服饰、场景,意图让这些婀娜多姿的角色鲜活起来。书中插画配以《红楼梦》原著
论史诗剧 电子书
本书正是收录国内未有译介的布莱希特论史诗剧作品,让读者了解到他的非亚里士多德理论体系是如何建立而成的。
论闽南语歌谣、歌曲写作 电子书
本书分为5章,内容包括:曲调、旋律的记谱与相关的乐理知识;歌谣、歌曲曲调、旋律的基础形态与基本展现手法;乐句、乐段结构的歌谣、歌曲写作;单二部曲式的歌曲写作;歌词与歌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