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在太平天国政治史、军事史等专门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太平天国社会史,客观总结太平天国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内容简介
太平军之兴起,根源在于清政府吏治腐败,属官逼民反。但曾几何时,太平天国统治区也民变蜂起,这一现象内含深意。
以往有关太平天国的研究,多关注太平天国对清王朝的反抗,少谈(或不谈)民众对太平天国的反抗,这就引出了耐人寻味的“反抗反抗者”的问题。
对于一个哪怕是“革命”的政权来说,要保持长治久安,民心所向和转向也是头等重要的问题。本书通过对170余起典型案例的研判,全景式地展现了太平天国政权与民众关系的互动情形及影响,在太平天国政治史、军事史等专门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太平天国社会史(民众反抗史)的重要一面,客观地总结了太平天国的历史经验与历史教训。
作者简介
作者刘晨,1986年生,山东滨州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研究员,“博雅”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萧朝贵研究》《太平天国社会史》等,在《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档案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序一
序二
序三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概念界说
一 辨“民众”
二 释“民变”
三 述“民团”
第三节 学术回顾
一 直接提及统治区农民反抗的研究
二 宏观论述民众与太平天国关系的研究
三 其他相关课题研究
第四节 资料梳理
一 未刊稀见史料
二 笔记日记
三 地方史志
四 官书档案
五 外人记载
六 田野调查
第五节 理论思路
小引
第一章 时序数量
第一节 19世纪60年代的民变
一 肇乱之源:统治方式转向误差
二 恐慌致变:社会经济危机高峰
第二节 典型年份的剖析
一 1861年苏州的租赋政策和实践
二 常州的“赋租总局”及秩序变动
三 松江社会经济秩序的局部恢复
四 1860—1861年太仓民变风波
五 嘉兴“阶梯式”社会经济秩序
小结
第二章 地域分布
第一节 民变在苏南和浙江的比较
第二节 苏州地区民变的地域特色
一 常昭农民的常规经济负担
二 一户自耕农家庭的杂税项
三 人地矛盾尖锐化的延续
第三节 市镇乡村民变居多的现象
小结
第三章 人员构成
第一节 领导人和参与者的量化分析
第二节 各阶层在民变中的角色
一 士子文人的“领导”角色
二 作为“参与主体”的农民阶层
小结
第四章 变乱肇始
第一节 类型区划
一 民变类型的划分标准
二 民变各具体类型
第二节 对抗争对象的探讨
一 乡官群体
二 太平军
第三节 平民武装起因比照
一 包立身事件
二 沈掌大事件
三 “盖天王”事件
第四节 动员模式
一 动员组织
二 动员方式
三 场所与仪式
小结
第五章 调控应对
第一节 调控十策
一 安民造册
二 招集流亡
三 管理诉讼
四 治理土匪
五 兴办团练
六 整饬军纪
七 保障农业
八 兴修水利
九 减赋限租
十 招贤之制
第二节 “天国”应变
一 应变原则
二 应变实践
小结
结语
一 太平天国与民众对立关系的表现
二 太平天国与民众对立关系的成因
三 太平天国与民众对立关系的影响
四 太平天国的社会战略
五 民众与革命:太平天国的评价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太平天国统治区主要民变表(70起)
附录二 19世纪40—50年代苏南、浙江地区主要民变表(104起)
附录三 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主要乡官表(231人)
后记
太平天国社会史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晨。
得书感谢您对《太平天国社会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