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伊斯特林悖论”的文化定向研究

经济学“伊斯特林悖论”的文化定向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伊斯特林悖论”进行以(经济)社会学为主进行多元诠释。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和·‘社会’主义”文化图示为表征的新价值观体系服务于当代中国“调节性元价值”建设。

具体而言,其内涵更侧重于社会文化体系重塑层面的“双重价值”导向。例如,既强调基于历史向度的“家园”理念价值(如“敬畏”),也强调基于现代向度的“社会”理念价值(如“制衡”),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共生。

其中,前者主要关涉社会构建的“社会特性”,后者主要关涉社会构建的“互动特性”,二者融合体现于倡导在恢复传统社会或乡土社会文化价值基础上向工商社会或法理社会文化价值迈进。

作者简介

作者李敢,江苏徐州睢宁县人,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2010年秋季全日制读博以来,在“社会学研究”(国内社会学界权威期刊)、“城市规划”(国内城乡规划学科权威期刊)等CSSCI来源发文20余篇,A&HCI收录英文季刊一则,其他级别刊物20余篇,其中部分文章为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学官网、人大复印资料所转载;研究方向:城乡社会治理、“地域活化”跨学科探索、比较经济社会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伊斯特林悖论”概念的厘定与使用说明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二、资料收集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图

五、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多元视野“幸福”观之比照研析

一、何谓幸福?

二、多元学科视野“幸福”观之比照

三、幸福的层级性:以个体幸福感与国民幸福指数为例

四、发展趋势变迁:从“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到“国民幸福账户”体系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国内经济学界的幸福研究

二、国内心理学、统计学暨社会学的幸福研究

三、国内从事幸福研究文献整理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共识与尚待丰富之处

一、共识

二、尚待丰富之处

第三章 文化定向之下幸福暨幸福悖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定向概念的厘定与使用说明

第二节 文化定向之下幸福研究的理论阐释

第三节 中心命题的提出

第四章 文化定向之下幸福暨幸福悖论研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探索性案例研究法的设计与运用

一、本书为何主要使用案例研究法

二、案例使用的数量和层次性

三、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

四、案例选择标准

五、本案例研究的分析策略

六、本案例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文化向度与幸福达致的实地调研及发现

一、调研情况总体介绍

二、幸福与否,以“蛋糕”危机为案例

三、礼俗参与,幸福生活的润滑剂——顺德区大良街道调查启示

四、归去来兮,重建“家园”——顺德区杏坛镇调查启示

五、社团价值,成长于社会组织改革——顺德区容桂街道调查启示

第五章 影响幸福达致的文化模型构建

第一节 理论与经验论证回顾

一、理论论证

二、经验论证

第二节 影响幸福达致文化模型的提出

第六章 从“生产导向”到“幸福导向”: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新转向的思考

第一节 对GDP指标的反思:从“生产导向”到“幸福导向”

一、关于发展趋势变迁的国际与国内反思

二、幸福社会建设的现实价值

第二节 “中和·‘社会’主义”文化模型构建:一个具体运用

第三节 文化定向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国内现有文化建设反思

二、文化定向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一、不足之处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开放式)

附录2 顺德幸福研究调查问卷

一、主观幸福感

二、社会公平与社会地位

三、社会参与

四、人力资本、政治资本与社会资本

五、公共服务

六、文化

七、健康

八、个人基本情况

附录3 问卷设计、抽样说明及数据基本情况简介

附录4 本立项课题前期研究成果

后记

经济学“伊斯特林悖论”的文化定向研究是2022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敢。

得书感谢您对《经济学“伊斯特林悖论”的文化定向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会计中的经济学 电子书
本书包括会计的学术地位、资产的性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净额、总收益、净收益、收益的计量、会计师的估价问题、间接计价、总结与展望等十五章内容。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统深入地探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问题。全书分为八章,前四章探讨了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等概念,辨析了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解读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特性、分类以及价值评估等。后四章主要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内涵、形式、原则、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梳理了历史上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介绍了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讨论了历史文化产业、历史文化产业园、历史文化特色小镇等问题。
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经济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国定贫困县为研究重点,对中国农村的反贫困的历史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首先界定了贫困及反贫困的概念,厘清了这两个概念分别在不同语境下的内涵,抽象出了中国农村影响贫困的三个要素变量,即贫困个体、区域环境和制度,并分析了以上三个要素变量导致中国农村的贫困成因。然后,对中国农村的反贫困战略历史实践进行了梳理,同时介绍了国际上其它国家的农村反贫困实践。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国定贫困县为主
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 电子书
本书为您揭示林劲峰成功背后的故事,以及每次大手笔投资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思考与抉择。林劲峰18岁开始热衷于股票投资,从践行巴菲特投资策略到直面巴菲特深度交谈,他清晰地梳理出独到的投资逻辑并笃定坚持,实现了从投资家到实业家的身份跨界。
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文化研究 电子书
“十三行”活动所形成的街区、曾是“中国第一商埠”所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清帝国的广州一个经济“增长极”,对此后长期的城市建设给予了“正能量”作用。今天,十三行历史街区及其相关历史地段,既是千年商都、世界名城——广州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开展涉外文化商贸寻根旅游的一笔巨大的空间环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