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荷尔德林和谐观的文化历史渊源和哲学思想。

内容简介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是德国文学史、哲学史的重要人物,在世界哲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在海德格尔发表著作《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之后,荷尔德林研究的热度一直不减。而和谐观又是荷尔德林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本书从“和谐”概念的古希腊源头开始,追本溯源地探究荷尔德林和谐观的文化历史渊源及其在他毕生中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并以“和谐”为视角,研究体现和谐观的全部荷尔德林典型作品、理论残篇和书信。在荷尔德林的哲学思想方面,作者准确地将荷尔德林的泛神论思想作为基本出发点,从赫拉克利特到斯多亚学派的泛神论特征出发,考察荷尔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简写说明

序言

第一章 荷尔德林和谐观的时代历史背景

一、荷尔德林生平与其和谐观的联系

二、荷尔德林文学创作和理论残篇体现的和谐观

三、影响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历史语境

(一)古希腊文化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二)施瓦本虔敬主义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三)法国大革命催生荷尔德林社会理念方面的和谐观

(四)德国批判哲学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五)德国理想主义的崇高精神是荷尔德林和谐观的要素

第二章 古希腊和谐思想的源流

一、古希腊“和谐”概念历史综述

二、毕达哥拉斯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理念

(一)数的和谐

(二)音乐的和谐

(三)灵魂的和谐

(四)天体的和谐

(五)古今哲人与文人对天体和谐的接受

三、赫拉克利特的辩证和谐观

四、恩培多克勒的思想对荷尔德林的影响

(一)四根说

(二)爱与争之说

五、柏拉图的和谐及其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一)柏拉图著作中与和谐有关的论述

(二)柏拉图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六、荷马与荷尔德林的和谐观

七、希腊斯多亚学派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一)涉及荷尔德林和谐观的早期斯多亚学派观点

(二)中期斯多亚学派代表帕奈提乌和波希多纽

(三)晚期斯多亚学派代表西塞罗、塞内加和奥勒留

第三章 近代起影响荷尔德林和谐观的西方和谐观溯源

一、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二、卢梭的自然观与教育理念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一)卢梭的自然观与教育理念

(二)荷尔德林在诗歌和书信中对卢梭的接受

(三)卢梭崇尚自然观对荷尔德林长篇小说《许佩里翁》的影响

三、康德批判哲学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一)康德哲学中影响荷尔德林和谐观的主要内容

(二)荷尔德林对康德哲学的接受

四、赫尔德的重要理论体现的和谐观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一)体系理论和“生命有机组织”

(二)娜美西丝象征的“适度”与“公正”

(三)“文化漫游观”

(四)联系万有的爱与友情

(五)“焕发青春”与“转世重生”原则

五、温克尔曼艺术史中的和谐观及其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六、论威廉·海因泽长篇小说《阿尔丁海洛与幸福岛》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一)《阿尔丁海洛与幸福岛》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二)《阿尔丁海洛与幸福岛》中关于泛神论的对话及其思想背景溯源

(三)《阿尔丁海洛与幸福岛》中对“和谐”与“天父以太”的认识及其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

七、席勒诗文中的和谐观及其对荷尔德林的影响

(一)《哲学通信》和《欢乐颂》中爱之哲学体现的和谐

(二)《审美教育书简》和《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的和谐

八、费希特关于自我与非我的相互规定命题以及荷尔德林对该命题的自由运用

第四章 荷尔德林和谐观的重要特征

一、和谐观的泛神论基础

(一)一即万有

(二)以太

(三)荷尔德林和谐观的重要构成:“神性的自然”

二、统一哲学

三、论荷尔德林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一)第一阶段:留恋古希腊的黄金时代

(二)第二阶段:批评异化的现代

(三)第三阶段:憧憬未来的黄金时代——诗艺理想主义

四、诗艺至上与和谐

(一)荷尔德林对诗人职业的神圣化

(二)狄奥蒂玛作为和谐与美的象征

五、荷尔德林重建新神话的意义

(一)启蒙理性对神话的敌视

(二)赫尔德倡导的新神话

(三)荷尔德林与新神话

六、智性的直观

第五章 荷尔德林诗歌中的和谐观

一、荷尔德林早期“图宾根颂歌”中的和谐

(一)“颂歌”(Hymne)的定义

(二)“图宾根颂歌”的创作背景与特点

(三)“图宾根颂歌”的结构与内容概述

(四)“图宾根颂歌”12首诗歌中的和谐

二、泛神论诗歌与山水诗的和谐

(一)三首泛神论诗歌的和谐

(二)山水诗《海德堡》和《斯图加特》中的和谐

三、从旧诗向现代诗过渡时期诗歌中的和谐

(一)《漫游》

(二)《生命过半》

四、“祖国颂歌”中的和谐

(一)“祖国颂歌”的创作背景

(二)“祖国颂歌”中的和谐

五、荷尔德林挽歌中的和谐

(一)挽歌的概念与荷尔德林创作挽歌的背景

(二)挽歌中的和谐

六、荷尔德林哦得体诗中的和谐

(一)荷尔德林创作哦得体诗的几个阶段

(二)两首哦得体诗中的和谐

七、《塔楼之诗》中的和谐

第六章 小说《许佩里翁》中的和谐观

一、《许佩里翁残篇》

(一)人类生存的两种理想状态和“偏离中心的轨道”

(二)梅丽特作为象征和谐的形象

二、韵文版《许佩里翁》

(一)在费希特哲学影响下蔑视自然

(二)在柏拉图学说影响下实现“美的统一”

三、倒数第二版《许佩里翁》——在美的新王国中实现和谐

四、终稿版《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

(一)和谐的同义词友谊、美与和睦

(二)《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中的对立观

(三)狄奥蒂玛作为和谐与美的象征

第七章 悲剧《恩培多克勒之死》中的和谐

一、荷尔德林对恩培多克勒反传统的接受

二、《恩培多克勒之死》的创作背景

三、《恩培多克勒之死》第一稿中的和谐

四、《恩培多克勒之死》第二稿与第三稿中的和谐

第八章 荷尔德林理论残篇中的和谐

一、《论宗教》

(一)更高的内在联系

(二)诗艺的宗教

(三)和谐的整体

二、《论诗之精神的运行方式》

(一)和谐变换与变换主题

(二)和谐对峙与和谐主题

三、《恩培多克勒的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是201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蕾莲。

得书感谢您对《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电子书
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空间生产的知识——列斐伏尔晚期思想研究 电子书
列斐伏尔正是空间转向与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批判最早、最重要的旗手之一。在后现代主义的诸种话语(以及后现代地理学)告别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构的时候,列斐伏尔仍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和唯物辩证法,试图以“空间生产的知识”维持一种统一性的社会批判理论框架,对诸多学科和理论进行跨界、越轨与整合,他始终抱有一种元理论建设的勇气与立场。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黑格尔与马克思思想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篇共十四章,内容包括:黑格尔《法(权利)哲学》——对传统解读水平的反省、对新解读可能性的探索;黑格尔法哲学关于人的规定的双重路径;自然与契约的彼岸——黑格尔《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转让为什么是所有权的最终规定——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对占有和所有的区分;论不法对伦理的作用:主体与伦理实体的和解等。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将澄清蒲鲁东的思想原貌、厘清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关系、概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黄金时代”、总结蒲鲁东的经济哲学观作为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014)(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电子书
收录2014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原创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