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马克思早期政治批判研究(18391843)

从古典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马克思早期政治批判研究(18391843)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梳理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深度揭示其内在逻辑。

内容简介

本著力图在深入考察背景与文本的基础上,对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发展做一全面系统的梳理。作者以文本为中心,将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博士论文》时期、《莱茵报》时期、克罗茨纳赫时期和《德法年鉴》时期,逐一进行考察。作者通过分析指明,早年马克思政治观念经历了一个从《莱茵报》时期的卢格路向的古典共和主义,到克罗茨纳赫时期的民主社会主义,最终在《德法年鉴》时期转向共产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对这种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出了深度揭示。

作者简介

朱学平,男,1971年生,湖南桃源人。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主要从事西方政治哲学、法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傅勒(FranoisFuret,1927-1997),法国当代著名法国大革命史学家。早年就读于巴黎大学,后到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法国大革命,1966年到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工作,并于1977-1985年担任该院院长。1985年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并成为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1990年获得托克维尔终身成就奖。1996年获得欧洲社会科学奖和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奖。1997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主要著作除《马克思与法国大革命》以外,还有《法国革命史》(与里歇合著,1965)、《思考法国大革命》(1978)、《一个幻想的往事:20世纪的共产主义观念》等。

朱学平,男,湖南桃源人,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和法哲学研究。出版有专著《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青年黑格尔思想的形成与演进》(2010年),译有拉兹《实践理性与规范》(2011年)、阿维纳里《黑格尔的现代国家理论》(即出)、罗森《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义疏》(即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马克思《博士论文》对其早期政治批判的理论奠基:“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

“连续”还是“断裂”:大卫·施特劳斯与布鲁诺·鲍威尔的宗教批判之争

哲学的实现:切什考夫斯基和卢格的实践批判

马克思最早的批判哲学及对其早期政治批判的奠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批判:卢格路向的公民共和主义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著述概览

以新闻出版自由为中心的政治批判

书报检查与新闻自由

共和国与普鲁士国家的对立

对普鲁士国家制度的批判

宗教与历史法学派批判

共产主义

本章小结

附录 卢格的政治批判

第三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政治批判: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滥觞

费尔巴哈的类哲学

《批判》的方法问题

改造性批判:“现实的人、社会”是真正的主体

人是国家制度的原则,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

本质批判:民主制反对现代国家制度

历史—发生学批判

实践批判:民主革命

对马克思《批判》中的民主制的再讨论

马克思的民主社会主义:1843年9月马克思致卢格书信解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政治哲学的根本转向:从民主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

《论犹太人问题》:从政治批判到市民社会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国问题与无产阶级革命

本章小结

结语马克思早期政治批判的思想遗产

参考文献

后记

从古典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马克思早期政治批判研究(18391843)是2018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朱学平。

得书感谢您对《从古典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马克思早期政治批判研究(18391843)》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带你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魅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探讨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认识论的发展及其革命变革,特别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认识论的本质及其当代视域。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对“自然历史过程论”、历史决定论和意识反映论等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双重职能、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等。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价值与事实等。
马克思与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马克思和福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在表现出不同特性的同时,也呈现出的某种特别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