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情况,登载了共10篇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情况,将创新生态系统、产业体系、人才资源、科技金融等作为支撑雄安新区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维度,结合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试图为雄安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城市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部分组成,共10篇研究报告。
作者简介
作者张贵,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访问学者,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工业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会长、河北省政协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专家咨询服务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南开大学特约研究员、河北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人选、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研究方向:京津冀区域经济、新型城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刊物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创新驱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11部学术著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获天津市第十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集体)(2015)以及其他省市级以上学术成果奖6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Ⅰ 总报告 Ⅰ General Report
B.1 区域创新生态: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思考
一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二 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机制分析
三 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现状与国内外典型案例
四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2.0框架的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治理思路和内容
五 创新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与分析:对发展指数、活力指数、适宜指数的比较
六 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新趋势及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Ⅱ 分报告 Ⅱ Topical Reports
B.2 产业生态系统构建与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
一 引言
二 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研究综述
三 雄安新区产业基础、目标及发展演化
四 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群落关系的情景推演
五 雄安新区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B.3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评价与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
一 引言
二 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三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评价方法
四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综合排序
五 雄安新区发展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B.4 人才资源重构与雄安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 文献综述
二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三 雄安新区人才资源重构中多元主体及其关系的结果分析
四 从优化人才资源重构视角促进雄安新区创新型城市构建的建议
B.5 科技金融与雄安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 内涵界定与指标体系
二 数据处理与指标计算
三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四 雄安新区创新型城市发展对策建议
B.6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雄安新区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
一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内涵
二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雄安新区的建设
三 构建雄安新区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Ⅲ 专题报告 Ⅲ Special Reports
B.7 国家级新区产业创新效率研究及其对雄安新区的启示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产业创新效率评价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四 实证分析
五 研究结论与对雄安新区的启示
B.8 基于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雄安新区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 引言
二 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借鉴
三 雄安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四 雄安新区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演化博弈分析
五 关于雄安新区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建议
B.9 国际创新型城市经验与雄安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 国际创新型城市特征
二 国际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经验
三 雄安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B.10 雄安新区创新驱动的原动力探索
一 雄安新区创新驱动遇到的难题
二 深圳经济特区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分析
三 城市创新动力系统的构建
四 深圳经济特区创新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五 深圳经济特区创新驱动的经验启示
六 增强雄安新区创新动力的对策思路
B.11 后记
Abstract
Contents
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9)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贵。
得书感谢您对《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9)》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