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银行:未来银行服务新模式

智慧银行:未来银行服务新模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分析了智慧银行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四大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银行角度,从“共享+智能”视角切入,对智慧银行的起源、内涵、发展现状、技术架构、应用架构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构建了基于“云+智能平台+端”的智慧银行运作模式与体系架构,提出了数字控股集团与智慧银行生态的发展方向,探讨了智慧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与针对FinTech的风险管控框架。

未来,ICT行业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的核心,必将是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人类智慧”。通过机器智能叠加人类智慧,智慧银行将开启未来银行服务新模式,其关键要义是“智慧泛在,服务无形;化繁为简,供需两便”。

作者简介

作者李麟,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高级经济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银行战略管理、互联网金融、信贷管理、风险管理。

曾在《国际金融研究》《中国金融》《21世纪经济报道》《国际金融报》等学术期刊及专业财经报纸上发表文章100余篇。

曾出版《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增长》《移动金融: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金融模式》等著作,以及《十字路口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循环:正在改变全球市场和投资策略的新经济力量》等译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智慧银行的起源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一、ICT及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兴现代服务业兴起

二、新兴现代服务业市场的“核爆点”即将来临

三、人工智能对高端服务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四、中国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的蜕变

五、智能化是未来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共享经济:智慧银行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共享经济的兴起

二、共享经济的定义及特征

三、共享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四、共享经济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兴起为智慧银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一、共享金融的兴起

二、共享金融是构建未来银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方向

三、共享金融的兴起为智慧银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第四节 FinTech技术使共享理念成为可能

一、“端”是商业银行实现共享的界面

二、“云”是商业银行实现共享的基础

三、“智能”是商业银行实现共享的动力

第二章 智慧银行的内涵

第一节 智能和智慧的关系

一、人类智慧的评价标准

二、人工智能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智慧银行的界定及评价维度

一、智慧银行的内涵界定

二、智慧银行的评价维度

第三节 智慧银行的主要特点

一、智能感知:“认得见”

二、智能交互:“听得清”、“说得出”

三、智能分析:“读得懂”

四、智能推断:“猜得准”

第三章 智慧银行发展现状

第一节 国外智慧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金融产品的智能化

二、渠道服务的智能化

三、管理支撑的智能化

第二节 国内智慧金融发展现状

一、金融产品智能化

二、渠道服务的智能化

第三节 智慧银行的主要形态

一、革新的银行

二、全新的银行

三、聚合型银行

四、平台型银行

第四章 全新交互方式感知客户需求

第一节 无线定位技术

一、无线传感器技术

二、WiFi定位技术

三、蓝牙定位技术

第二节 人机交互技术

一、多点触控技术

二、AR/VR/MR技术

第三节 生物特征技术

一、接触式生物识别技术

二、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技术

三、行为特征识别技术

第五章 高效IT系统重构基础设施

第一节 云计算技术

一、云计算技术概述

二、云计算技术的架构模式

三、云计算的核心技术

四、云计算技术在智慧银行的应用

第二节 区块链技术

一、区块链技术概述

二、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节 物联网技术

一、物联网的概述

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三、物联网技术在智慧银行的应用

第四节 量子通信技术

一、量子通信技术的概述

二、量子通信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三、量子通信技术在智慧银行中的应用

第六章 智能决策机制塑造思维能力

第一节 大数据技术

一、大数据概述

二、大数据分析的核心技术

三、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

一、人工智能的概况

二、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

三、人工智能在智慧银行的应用与展望

第七章 智慧银行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云+智能平台+端”的智慧银行模式构建

一、建立以FaaS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二、建立“更智能、更便捷”的服务模式

三、建立“集约化、数字化”的运营模式

四、建立“合作、开放”的生态模式

五、建立“共赢、共享”的盈利模式

第二节 “云+智能平台+端”的智慧银行体系构建

一、底层:打造云基础架构

二、应用层:打造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智能应用平台

三、界面层:打造面向使用者的一站式智能终端

第三节 智慧网点的实施方案——示例

一、智慧网点的实施路径

二、智慧网点的实施重点

第八章 智慧银行集团的跨业态融合

第一节 传统银行与其他金融业态融合面临的难题

一、分业监管使跨业态的融合联通受到限制

二、跨业态的系统数据共享难以实现

三、跨业态的统一调度缺乏中枢

四、跨业态的客户服务零散分割

第二节 智慧银行与其他金融业态融合的思路

一、建立互联互通生态

二、积累挖掘数据资产

三、打造智能智慧中枢

四、形成一站式客户服务简单界面

第三节 智慧银行跨业态经营措施

一、打通数据与信息系统,构建跨综合化经营基础

二、打造大运营体系,提供客户综合化体验界面

三、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化销售

四、联合产品研发,提升综合化产品水平

五、促进体制机制文化整合,打造智慧集团战车

第九章 智慧银行生态的发展与演进

第一节 生态视角下的ICT产业链分析

一、ICT行业的产业链结构

二、ICT产业链的发展特征

三、ICT产业的经济特性

第二节 智慧银行生态的构成及功能

一、智慧银行生态系统构成

二、子系统和产业链环节的协同

第三节 智慧银行生态的演进模式

一、通过强化主业与合理并购,获取有机增长

二、通过产业系统分工与协同,实现生态化发展

三、通过分离外包与平台运作,优化业务边界

第十章 智慧银行的风险管控框架

第一节 智慧银行新型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一、传统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智慧银行的新型风险控制框架:基于“云+智能平台+端”

三、智慧银行风控体系构建

第二节 新兴金融科技的潜在风险识别

一、数据隐私、算法歧视及开发者局限

二、金融科技带来的经营管理风险

三、金融科技对监管带来的风险挑战

四、金融网络安全风险更加凸显

第三节 新兴金融科技的风险管控框架

一、应对思路:保证安全前提下最大化社会效益

二、分级监管:根据人工智能系统的不同智能等级分类监管

三、实时监测:实时反馈技术过程,建立安全漏洞响应和修复机制

四、监管科技(RegTech):创新监管技术,提升监管自身风险防范水平

五、技术边界:纠正技术错配,优化机器自学习模式和知识面

六、人机规制:用人类智慧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七、行业规制:合理完善的规制框架是人工智能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八、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课题组成员简介

后记

智慧银行:未来银行服务新模式是2017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李麟。

得书感谢您对《智慧银行:未来银行服务新模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数字银行安全体系构建 电子书
本书内容来源于网商银行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一线实战经验,主要介绍网商银行作为一家数字化银行如何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覆盖的安全子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安全、业务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威胁感知、红蓝演练等。本书的内容总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数字银行安全体系建设的整体架构与方法论,第二部分介绍默认安全机制,讲述如何有效控制所有已知类型的安全风险,第三部分介绍可信纵深防御体系,讲述如何应对未知类型的安全
商业银行经营实务 电子书
本书第一章中国银行业概况;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介绍商业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公司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交易业务三大块内容。本书在编写体例上加入了大量的银行业务实例,这些业务实例大多数直接来自于我国各家商业银行所实际经营业务的描述,少部分是作者根据银行实务进行的编撰。这些业务实例有助于读者更加形象的认识和了解银行经营实务。每一章后都设计有复习思考题,这些思考题注重对银行经营实务的描述、分析以及理论性概括,进
非银行金融企业会计 电子书
本书以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主要介绍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企业基本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最后对非银行金融企业会计报表编制过程做统一介绍。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电子书
全书共12章,在章节安排上,教材的第一、二、三章为基础性和综合性内容,然后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到资金运用,教材的第四、五、六、七、八、九章。第十章介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理,第十一章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最后第十二章介绍商业银行的利润管理。
资产证券化与影子银行 电子书
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利弊,提出证券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