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些家书,是时代印记,是内心独白,是一位艺术巨匠日常生活的情景再现。
内容简介
作为一位艺术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必不可少。《张大千家书(增订版)》所收录大千先生的这些家书,既悲且悯,如果说信中的文字仿佛游鱼,那么温暖的情感之水源源不绝地将其围绕,循环往复。大千先生的爱是朴素的,我想,所有真正的爱都是朴素的。对故国故乡的亲人,大千先生的眷恋是多么的深!
这些家书,是时代印记,是内心独白,是一位艺术巨匠日常生活的情景再现。从视力尚好,到视力大差,从工笔、小写意到大泼墨,我们从信中还可以了解到大千先生艺术轨迹形成的缘由。欣赏着率意而为的家书书体,看那时而抑扬顿挫、时而行云流水的笔墨线条,真是一种大愉悦。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和极高的才情相融合,使一个人的生命有了全新的面貌。
不如意事常八九,大千先生虽蜚声海内外,但读信,知他也如此。人生总有或多或少的悲凉,有些可以诉说,有些恐怕就悄无声息地埋在心里了……
作者简介
编者包立民,别署云海、云海楼主。1941 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常州横山桥镇。1965 年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职于中央电视台社教部(编导)、《文艺报》副刊(编审)。1987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编著有《张大千的艺术》《张大千艺术圈》《张大千诗文集编年》《百美图》《云海楼随笔》《张大千的艺术道路》《张大千家书》《漫话叶浅予》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张大千的情和理
张大千的去国和怀乡
致三哥张丽诚
1957年8月31日
1961年1月23日
1961年2月19日
1961年5月29日
1961年6月12日
1961年8月22日
1961年9月20日
1961年11月13日
1962年1月9日
1962年2月9日
1963年3月4日
1963年4月22日
1963年8月25日
1964年1月21日
1966年2月18日
1968年4月8日
1969年6月7日
1970年6月12日
1971年3月3日
1972年1月17日
1974年10月
1981年2月15日
致四哥张文修
1948年3月7日
1949年8月18日
1966年4月15日
1968年4月8日
1981年2月16日
致二嫂杨浣青
1962年2月9日
附件:继子保罗致义母杨浣青
致十女张心瑞
1957年3月31日
1959年3月2日
1960年8月7日
1960年9月26日
1981年5月28日
1981年8月11日
致诸侄书
致三侄女张心素(1981年10月9日)
致三侄张心铭
致六侄张心德(一)
致六侄张心德(二)
致六侄张心德(三)
致六侄张心德及八侄张心俭
致九侄张心义(1981年10月8日)
印度致诸侄书(1950年1月5日)
张大千家族简介
初版跋
再版跋
张大千家书是2016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包立民。
得书感谢您对《张大千家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